本报记者在***驻村调研采访活动中
一路走 一路感动 一路写 一路收获19
通讯员 吕磊 记者 李冀安
见到李兴英时,她正站在柴凳上给刚睡醒的“蚕宝宝”喂食桑叶,听着那有如细雨般的沙沙声响,李兴英眉宇间掠过了一丝喜色。
李兴英是平利县洛河镇线河村在册系统贫困户,家中4口人。进村前就听乡亲们说,她是村里少有的几家养蚕大户的领头羊,光去年一年就养蚕31张,今年的量还在涨。由于朴实能干,大家伙都戏称她“蚕夫人”。
“今年计划养40张,春上已经喂了18张,第一批孵化的12张已经睡过四眠了,第二批6张才过二眠……”说话间,李兴英赶忙起身,到了紧邻蚕室的一间卧室。约莫十来分钟,她推着一个老妪走了出来。
“这是婆婆王武英,今年84岁,2001年股骨头坏死就坐上了轮椅。去年又因为意外跌倒左手臂粉碎性骨折,由于年龄偏大,恢复的一直不好,目前还不能完全用手吃饭,身边时刻离不得人。”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李兴英一边推着婆婆出门一边说。
“去年喂了31张蚕,满打满算收入3万多,儿子上大学学费、生活费支出2万多,婆婆看病用了5000多,男人邹成学腰椎间盘突出理疗花了8000多,加上一家人生活支出,勉强敷住了日子。”说起自家的收入,李兴英和盘托出了家底。
李兴英自家有8亩桑园,在扩大规模上,她们以每亩三五百元不等的价格,租下了本村和邻村荒废的20来亩桑园,新栽了10来亩。自己除了在家养蚕,还得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蚕睡完四眠后,就得大量喂食桑叶,屋外头的活重,男人身体单薄,还指靠找乡亲们帮衬,不管饭一天100来元,乡亲们帮衬着做点零工还能挣点钱。虽然苦点,但是路子长远能脱贫,自己干得就得劲。
“这些帮衬做零工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是贫困户。养蚕十多年了,多少懂些技术,就想把规模搞得大点,让乡亲们跟着一起多少见点收入。”面对“你不光自己苦干致富还能带动乡亲们脱贫”的褒奖时,李兴英不好意思地为自己辩解。
赶上了今年线河村整村脱贫,李兴英信心满满地说:“计划着把四间房子拾掇拾掇,给婆婆买个能自个跑的轮椅,修上个标准化蚕室。要是再有结余呢,就租下10来亩园子,把规模搞得再大点,让乡亲们也能多挣点。”
临行前,李兴英只字未提给自己添置点啥,这个质朴的农村女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和乡亲。村支书陈明义说到:“李兴英善良、孝顺、勤劳、能干,是个好儿媳、好乡邻。”
新闻推荐
汉滨联社荣获“反假货币工作先进集体”老县街分理处主动服务精准放贷
本报讯(通讯员谭永有)近日,汉滨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市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反假货币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年来,汉滨联社以“拒绝假币、净化流通环境、群防群治、共创中国富强梦”为主...
平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利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