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超市兑换物品如何破解垃圾积压是个难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垃圾也产生得越来越多,一些地区的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大有“垃圾围村”的趋势。
宁陕县竹山村办起“垃圾超市”,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并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在爱心超市置换货物。超市由政府创办,资金兜底。村民主动搞卫生讲文明不吃亏,村上的网格化管理不留死角,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
家门口的“超市”
3月16日,周六。趁着上小学的孙子双休,金贤兰抽空从镇上租住处,回了一趟25公里外的家。打扫完屋里屋外的卫生,她给村上的网管员林平打了一个电话,“把我家的破烂收一下。”
村上收破烂,不给现钱,但可以积分。村民可以在村上的爱心超市里,用积分兑换等值的物品。1分相当于1.5元。书本、报纸、黄板纸包装箱5斤积1分;废旧塑料7斤积1分;3斤纯铁或10个啤酒瓶可以积1分;“15斤那种烂锅、破搪瓷脸盆,或者20个白酒瓶子,也能积1分。”林平强调:“这些破烂和垃圾没什么区别了,几乎卖不了钱,纯属帮村民腾地方。”至于其他物品,回收时需要面谈价格。
当天她在村里的爱心超市,用两次累积的积分,兑换了一桶价值40分的菜油。“和镇上超市里的相同菜油对比过价格,发现能便宜三四元钱。”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测算,2017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公斤/天,其中至少有0.7亿吨以上未作任何处理。
“以前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堆放的到处都是空酒瓶子,河道里也有废塑料。”竹山村村主任安明建带领记者在村子内外,边走边看。“现在遇到一个啤酒瓶,小孩子都会捡起来,他知道这个送到垃圾超市里,价值一角钱呢。”
“村里的‘垃圾超市’已经消化了村民家六成的积压破烂,在爱心超市兑换了两万多积分,还有一万多分存放在账上。”安明建翻看着账本说,县、镇政府和包扶部门很看好这种模式,连同爱心企业共捐资近4万元,资金兜底。希望垃圾超市有资金回笼后,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改变村民生活习惯
安康市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位于山大沟深的秦岭腹地,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地域面积达66平方公里,也是全县最大的贫困村。
村民告诉记者,按照过去的生活习惯,垃圾随意倾倒在村外的大竹山河和旬河河道,认为一涨水,所有的垃圾就“吹”走了。路边经常能看到随风飞扬的塑料袋,堆放在村头、路口的垃圾占用着土地,既不卫生,也不美观。“多年前,有村民给儿子订婚,摆在街道上的酒席刚要开吃,忽然刮起一股风。女方家长放下酒杯筷子,拉起姑娘就走,不嫁了。”
“不要让无处安放的农村垃圾成为‘乡愁’。”中国绿色发展研究会表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基础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治理方面,无论是思想认识的重视程度,还是实践改善的力度都远远不够,导致农村垃圾量逐年攀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提起开设‘垃圾超市’的初衷,江口回族镇副镇长、竹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祝辉说:“这几年县上搞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群众的院坝硬化了,屋里屋外的墙面粉刷了,但是酒瓶塑料等生活垃圾一直没办法处理,堆在家里,和不断翻新的村容村貌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镇上决定将爱心超市延伸到‘垃圾超市’,覆盖到所有非贫困户,去年5月,先行在竹山村进行试点。”
“以前大会小会都在强调环境卫生,但是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就是改不了。”提及‘垃圾超市’带来的变化,包联竹山村的镇干部马慧欣喜地说,“仅村民魏荣富就送来了5000多个啤酒瓶,其中3000多个是他家积攒下来的,还有2000多个是他和保洁员儿子,在村子内外的路边河道山坡草丛里捡拾到的。”
70岁出头的魏荣富捡拾破烂的积极性很高,他自己非常讨厌乱扔垃圾,“碎玻璃渣子不但容易划伤村民和小孩子的鞋底脚掌,连牲口也会因此受伤。捡拾起来送到‘垃圾超市’,可以卖钱呀,一举两得。”
环保找到荣誉感
走进大山深处的竹山村,一排排欧式格调与徽派风格兼具的小洋楼,沿着山路一字排开,在草木发芽吐绿的初春季节,各家各户扑面而来的是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整洁的文明乡风。
村子中央的竹山村“垃圾超市”门前,张贴着村民积分排行榜,三十多平米的储藏间里,分类堆满了酒瓶、塑料、废铁等破烂。林平是这里的负责人。
按照竹山村垃圾兑换流程,群众不仅要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还可以把在路边或者河沟发现的垃圾自觉捡拾整理,可再生利用的拿到“垃圾超市”兑换积分。
“现在白酒瓶能有一万三千个,啤酒瓶的数量也上了万。”林平告诉记者:“垃圾超市”一开张,很快就有村民把各种破烂送上门来。去年年底,酒瓶子更是多到放不下,就动员村里一位跑运输的村民,拉到西安交到废品收购站。“结果一车上万个酒瓶子,人家只要了少一部分啤酒瓶,卖了二三百元,剩下的白酒瓶子和老款啤酒瓶,人家不要,成了垃圾,想扔掉,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林平告诉记者,目前又收来两万个酒瓶子,由于销售不了,积压在库房成了头疼事。村上正在考虑把酒瓶子打碎,卖碎玻璃,起码也能节省地方。
“垃圾超市”的破烂面临销售难,但一点也不影响村民的上缴激情。彭善海算是“垃圾超市”的常客,每个月都会准时来。“我用破烂换积分,在爱心超市换米、面,还换了一双鞋呢。”
“‘垃圾超市’不但解决了村民卖破烂的难题,同时也美化净化了环境。”安明建表示:“垃圾超市”能受到村民拥戴,主要是积分在爱心超市里换物品,不但价廉物美,还让村民有了一份荣誉感。
“上缴的破烂越多,积分就越多。参加村上的义务劳动,积极参加学习等等,遵守乡规民约,都会有积分。”村民储著华用自豪的口吻解释说,“换的东西越多,说明咱的觉悟也越高。”
如何破解处理难题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清运量1.79亿吨,农村垃圾每年产生量是1.5亿吨左右,城市的垃圾处理率可达90%多,农村垃圾处理率只有50%左右。农村垃圾量大、种类多、面广、运输处理成本高;分类难见实效,处理难度高;缺乏垃圾处理资金,政府投入不足。
许多村民向记者反映,他们村没有垃圾中转站,甚至到上一级的乡镇,也没有这样的机构。村里的垃圾,基本都是自己在想办法消化。有村干部抱怨道:多个部门都在管农村卫生,但每一个部门都不具体担负责任。
农村环境卫生一直是中央和各级政府挂在心头的大事,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治理问题。
“‘垃圾超市’迈出了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第一步,打算把‘垃圾超市’扩展到其他村子。”提及下一步的打算,江口回族镇党委书记黄太琦说:“把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垃圾超市实现人人讲卫生、村村讲文明的新风尚。”
“去年村上建起了两个垃圾填埋场,今年要完成10个。”安明建表示,往后的“垃圾超市”也许看不到破烂堆积的场景,希望通过引导教育,逐步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在眼前。
文/图本报记者孙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昌荣雷文姣)3月12日,在宁陕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来自各界别的政协委员们围绕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争当建...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