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记者眼中的农科人

来源:科教周刊 2019-02-21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把科研做成一种境界

郭飒

与洪安喜老师约见采访的时候正值盛夏,连续的高温天气让很多室外作业都停工。去往农科所的316国道本是一条无比热闹的街道,在这样的天气下也是人迹寥寥,所好的是一路通畅。不到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比预计的时间早了许多。

农科所门外的鱼塘算是“标志”,路旁的树木长势旺盛,满眼的绿色加上鱼塘的清新,给我的心头带来几丝凉意。走进大门,远远地望见办公楼下的身影,随着脚步的靠近,面容也逐渐清晰,黝黑的脸庞,简单的T恤,不拘一格的笑容,让我忐忑的内心也越来越安定。一见面,洪老师就跟我解释,自己早上要在稻田里做试验,所以只能下午约见,大热天让我跑一趟,他还表示歉意。这样的开场白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心中那个无比高大上的科学家形象似乎与眼前的不符。我们话题也围绕着做试验的问题展开。洪安喜说,水稻育种的试验都是在大田里完成的,尤其是这个季节,是杂交授粉期,水稻抽穗后扬花是在中午11时至14时,这个节骨眼更是不能松懈。

在等待公共汽车的时候,我刻意看了天气预报,显示的气温是摄氏38度,我又想到了室外作业的停工通知。洪安喜已是年过半百,在这样天气还要坚守在稻田里,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呢?接下来的采访我逐渐找到了答案。而这样的辛勤劳作也只是他们工作的一个片段。采访得知,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8年时间。前期要从大量亲本中选择材料进行组合、培育、观察、试验。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还必须通过2年的当地预备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而他一干就是18年。在这期间,失败往往多于成功,“九死一生”是科研工作的常态。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等来了结果。

科研没有捷径,所谓“灵光一现”,其实往往是出自几年、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与执着。农业科研需要怎样的精神?我想说,艰苦奋斗搞科研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无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如何改善,农业科研工作都需要甘于艰苦、善于艰苦的精神和实践。市农科所的老专家们,在这样的节奏中度过了二三十年的时光。在日复一日与泥土、育种和实验打交道的过程中,让安康的传统优势项目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他们把科研做成了一种境界。

新闻推荐

“学习强国”感悟

冷群之近日我下载了“学习强国”软件,经过学习,使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帮助...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眼中的农科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