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贤会
戊戌初冬,细雨霏霏,天气微凉。我与好友相约,走进安康“硒旺”之地洪山镇。洪山镇地处汉滨区西南部,距安康城区57公里,310省道、包茂高速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61%,是汉滨区的核桃示范镇,安康市的生态镇,更是全国五大富硒带之一。
雨中的洪山,云雾缭绕,色彩斑斓,如同仙境,千亩油茶花竞相开放。见到这震撼人心的茶园,美女们激动的一会儿摸摸茶树、闻闻茶花,一会儿看看茶园里的扶贫包抓公示牌,一会儿问问茶油怎么生产?销路如何?最后按捺不住地吆喝着大家站在山顶的茶园里照相。这时,我看到近处美女们穿着红色的衣服、围着红色的围巾和远山上的红叶,共同勾勒了一副美轮美奂的红色画卷,这画卷铺在眼前、开在茶山、印在群众的心里。
在茶园开了眼界,毛毛细雨就更挡不住大家参观的脚步,他们饶有兴致的来到天池山顶参观传统酿酒工艺。这个酒坊以当地甜杆、拐枣为原料,以“传承古法酿酒技艺”为核心,以酒为媒,扎根农村,依靠农民,发展农业,形成产业链。冬天正是酿酒的旺季,酒坊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一位穿红衣服的老太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问她多大年龄了?为什么不在家里享福?一天能挣多少钱?老人说:“我今年已经75岁,一辈子干活习惯了,在家里嫌急,在这里每天管饭以外还能挣50多元补贴家用,这样多好!”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瞬间明白了“知足常乐”这几个字的含义。
威凤山下的张家古院就像一位历经世事沧桑、看尽人间繁华、洗净铅华岁月的老人,带着成熟、睿智和淡泊,享受着这青山绿水间的静谧时光。大家争先恐后的穿梭在古院的门厅里寻找旧日时光,格子窗、虎头门、石桌、石凳、青砖、黛瓦、手磨等引起了文友们极大的兴致,他们不停地合影留念。这时,我在院子的厅堂里看到刚刚从地里拔出的红萝卜、摘下的红辣椒,那鲜嫩的模样、裹着泥土的味道,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热烈和来自土地的芬芳。
五堰河畔的两棵古柏经过7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高大挺拔,他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被称为“神树”,成为洪山的又一大景致。树四周的地上插满了红色小旗子,树身搭满了红色的绸缎,让这两棵古柏更加精神矍铄,微风吹来,树枝不停摇曳,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跳着曼妙的舞姿,歌唱着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欢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夜已拉开帷幕,车子在漆黑的雨夜里穿行,看不见外面的景色,而我的大脑里却一直过电影一样回放着在洪山的一幕幕,这时种种红色在脑海浮现:红色的山峦,红色的脸庞,红色的植物,红色的牌匾,红色的房屋,红色的事业,红色的旗帜……。心里蓦然想到:这不就是“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在洪山的真实写照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朱骏张劼徐红云)11日15日,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6名骨干教师在汉滨区教体局的统一安排下,分别到红旗小学、...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