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让语文课散发生活的芳香

来源:科教周刊 2018-11-22 10:01   https://www.yybnet.net/

安康市第一小学交流教师温洁

很荣幸聆听了唐海波老师的一节语文优质课,四年级语文组周老师让我评课,我真有点心惊胆战。作为来自幼儿园的一名交流老师,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给我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让我深深懂得,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实在来之不易!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听课后的感受吧。

一是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展示了语文课堂的生活美。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是生活,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唐老师开课问:“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他用挖掘学生生活体验的方式导课,缩短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缩短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他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重点词语“乞求、翕动”的意思,降低了学习新词的难度,加深了新词的印象,轻而易举理解含意。唐老师教学时的游刃有余,彰显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让我钦佩。

二是设身处地的现场感,感受了语文教学的形式美。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会一次次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唐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理解“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中的原因和钓鱼、放鱼时的心情变化”。这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感受语文课堂在场的魅力,仿佛我就是“那个钓鱼者”,整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和父亲之间。他循循善诱,通过找关键词,引导理解,由浅入深,油然体会到“我不愿意放掉大鲈鱼的三个理由:即钓鱼辛苦、鲈鱼大美和无人知晓。”唐老师教学方式灵活自如,范读声情并茂,引导流畅自如,评价形式多样,充满语言魅力。

三是心理变化的矛盾感,洋溢了语文学科的情感美。教学三维目标的情感目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闪烁光芒。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语文的角度,表情达意都是文字魅力的展现,也是陶冶情操的方式。唐老师在教学中,紧握詹姆斯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主线,指出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我放鱼时的心情变化”,将“父亲放鱼时不容争辩的态度”和“我依依不舍的心情”形成尖锐的矛盾,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故事到情感,从感性到理性,层层上升,为第二课时理解作者钓鱼的启示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情非得已,如若非要让我找点瑕疵,那就是本节课容量偏大,有点拖堂,学生的配合不如老师预期的好。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每堂课都会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这就是检验老师综合能力之所在,需要老师有敏捷的应对能力。走进新时代,我常常追问,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做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职业,教师任重道远。语文知识浩瀚无边,每个孩子潜力无穷,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我们既要传播语言的芬芳,传承文化的魅力,又要启迪思维的发展,激发热爱生活的激情,更要盛放美学与诗意,铺就孩子快乐成长之路,帮助他们展翅飞扬。我们只有脚踏土地,站在人生的高度和文化的深度,用道德做路标,用知识做动力,用思想去启迪,用智慧去沉潜,才能当好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铺路石,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吸吮生活的芳香。我无比渴望,把阅读的种子洒满大地,渴望文字跳跃成快乐的音符,渴望浓郁的墨香浸润孩子的心田,渴望孩子的心田上盛开璀璨的花朵。

新闻推荐

红色动能催变“三变” 汉滨区支部引领“三变”的有益实践

——汉滨区支部引领“三变”的有益实践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语文课散发生活的芳香)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