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恒祥
今年初,我们村用上了自来水。送水那天,全村像过节似的,无不欢欣鼓舞,家家户户喜出望外,有的奔走相告:“来水啦!用上甘甜的自来水啦!”那种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有的放起了鞭炮,以表祝贺,还有的编出顺口溜:开天辟地头一回,农民用上自来水;党的惠民政策好,清泉流到咱心窝。
由此,我想到我们村过去的一眼古井。我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住在古村邓寨,面积是一百二十亩。那时候,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仅有一眼井。这井本应该处在村民居住地附近,不知什么原因,这井却处在偏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寨西南角,四周都是污水坑,水质较差。过去有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能随便打井。我想过去打井时可能请了风水先生找了这块“宝地”。
那时,每户都有一担木桶,厚厚的,用桐油油的,特别沉。那时还没有什么铁桶、铝桶,更谈不上塑料桶什么的。打水排队是常事,晴天还好些,每到雨天打水,地上都是烂泥,担水摔跤也就不足为奇了。排队时,桶底沾有泥巴,打水时泥巴掉到井里,使井水变得浑浊,担到家里倒到水缸里,只能等沉淀后再用。你想吃了这样的水,能不给健康带来隐患吗?
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习俗:春节那天不准到井里打水,春节后第一个打水的人必须放鞭炮,感谢井王爷保一方平安。每年天旱时,井水下降不够用,就需淘井。淘井之前上香放鞭炮,以敬井王爷。淘井前先选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喝点酒增加点热量,以抵抗冷水的刺激,把井下挖出的泥土放入水桶里,把水桶绑上绳,上面的人把水桶提上来。如此反复,淘井结束时,小伙子冻得直打哆嗦,甚至上牙和下牙打架。
那时,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天旱淘井可感动老天爷下雨,每年淘井结束时都会有部分村民跪在井周围磕头祈祷,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保百姓安康。
水是生命之源,过去的地井水与现在的自来水水质有天壤之别。自来水是经过净化处理后再送到千家万户的,保证了健康用水,因此自来水被农民称作甘甜清泉,吃了这样的水,肯定有益村民健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涛实习记者翟本荣)10月16日,安康市举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发布会之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国土资源局专场。...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