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警方推行网格化巡防勤务模式,有力提升街面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有效防范了“两抢”等案件发生
与去年1至9月同期相比,安康市刑事案件下降0.8%,杀人案件下降20.8%,盗窃案件下降23%,其中入室盗窃案件下降8.5%、扒窃案件下降79.1%……
近日,华商报记者从安康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精准防范“民转刑”“盗抢骗”及“暴力命案”三大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三个精准防范”,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今年化解矛盾纠纷3567起
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准防范“民转刑”案件。安康市公安机关紧扣社会治安形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做好“民转刑”案件防范工作。
一是紧抓矛盾源头排查。紧盯“民转刑”案件诱因,围绕婚恋、家庭、邻里、赡养等生活矛盾纠纷以及土地征用、工程建设、非法集资、劳资纠纷、涉访涉诉等引发的突出矛盾问题,推进源头排查、实地管控,将矛盾纠纷和隐患苗头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
二是聚力矛盾多元化解。健全公安派出所调解室和基层调解力量,积极推进警务前移、阵地前控,对可能诱发“民转刑”案件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重点人员落实调解、跟踪、关注、管控措施,形成“三调联动”紧密衔接、良性互动模式,筑牢防范“民转刑”案件第一道防线。
三是创新矛盾化解方法。推广“多元化”工作方法与“有偿式”化解模式,促使矛盾化解落地见效。今年来已化解矛盾纠纷3567起,化解可能导致“民转刑”命案矛盾纠纷26起、伤害案件矛盾纠纷187起。
全市133个社区实现“零发案”
加强治安防控措施,精准防范“盗抢骗”案件。全市公安机关创新方法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加强街面巡防抓现行。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执勤”,推行网格化巡防勤务模式,构建“群防管区、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五级巡防体系和省际、市际和县际三级“环安防控圈”,有力提升街面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查获率,有效防范了“两抢”等案件发生。全市街面巡逻查处案件191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0余人,实现了安康主城区及各县城区街面发案率持续下降。
二是推行阵地前移强管控。围绕人、地、事、物、组织等管理对象以及吃、住、行、消等动态轨迹,加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和行业场所监管,实行“一标三实”二维码智慧警务,落实校园“一键式”报警系统,推行旅馆业“无证入住系统”与重点场所部位“人脸识别系统”,全面落实寄递物流监管“三个100%”,大力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推广员密集区域等治安重点地区整治,斩断“盗抢骗”犯罪赃物藏匿、输送链条。
三是推广科技防范强应用。大力推行信息化和技防建设,安装高科技防盗锁27948户、联网入侵报警系统3414户,全市入室盗窃案件下降6.7%,推行“GPS”防盗系统27948余辆,建立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单位联动机制,利用紧急止付平台防范电信诈骗案件61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四是做实社区防范强基础。开展群防群治,做实基层防范,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流动暂住人口协管、治安情报信息收集、社区群众义务巡逻、保安队员协防等专门力量,不断完善中心户长、治保组织、调解组织、治安网格长制度,组建“红袖章”5万余人,全市133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
五是开展常态宣传强引导。深入开展各类走访活动,组织街面集中宣传,借助微博、微信平台发布防范知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开展强大宣传攻势,不断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案件96起。
据安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个精准防范”提升了社会治安防范的软实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委市政府把“三个精准防范”纳入各县区党政一把手“三项机制”考评体系,市委政法委将“三个精准防范”作为综治平安建设和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重点内容,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县(区)评判范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焦社会治安、聚焦控降发案、聚焦安全感满意度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
新闻推荐
汉滨区法院举行执行案款发放仪式 110余万执行款兑付21名申请执行人
记者向博通讯员张凡雷成平文/图10月12日上午,汉滨区法院举行“执行案款发放仪式”,以现金、支票的方式向21名执行案件申请...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