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黎
近日,安康高新区纪工委发文要求,严禁在入学招生工作中说人情、“打招呼”,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干扰入学招生正常秩序,坚决抵制请托说情、权学交易、以权入学等不良风气,坚决做到不说情、不“打招呼”,还学校一片清净,还学生一个公平。
孩子的入学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成为许多家长的强烈期盼。
正因为有着这种需求,在许多地方,每到招生季,一些学校总会接到各种“招呼”,其中不乏来自各相关部门甚至上级管理机关的,希望学校在招生时对特定人员予以特殊照顾。
在入学招生过程中说人情、“打招呼”,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说人情、“打招呼”,是特权思想的一种表现,既严重破坏入学招生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又极大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公平公正地向社会开放。为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享有平等的入学权利,国家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生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但无论具体规定如何,国家确定的入学原则不能偏离,公平公正的标准不能丧失。
党员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招生工作人员要敢于坚持原则,不接纳任何“关系户”“照顾生”,确保各学段、各学校入学招生工作政策透明、程序公开、过程公平、结果公正。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就应该远比对一般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严格。要知道,能够说人情、“打招呼”的人往往手上掌握着一定的公权,这也是他们敢于说人情、“打招呼”的“底气”和学校不得不接受的无奈。
说人情、“打招呼”,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还往往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一些领导干部会以此谋取私利,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买卖入学名额的“黑色产业链”。敢于对人情入学说“不”,把入学招生工作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内容,这也显示了抵制腐败、激浊扬清的决心和气魄。
希望各地纪检、教育部门都能通过严督实办,严厉打击各种入学招生违纪违规和影响教育公平公正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向桥钱运立)近日,安康城区持续高温,市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这无疑是对建筑工地...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