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不仅可用作通讯传输,也可以与生物激光结合,应用于临床医学。近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脊柱外科团队术中在患者体内植入医学光纤,传导生物激光直达损伤部位。经检索,这是世界首例生物激光技术治疗脊神经损伤。
安康市的胡雪(化名),今年47岁,因长期坐着办公,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当地尝试多种保守治疗的办法,都没有效果。
6月中旬,工作劳累后,胡雪的病情加重,腰部以及双下肢剧烈疼痛,伴有麻木和无力感,无法下地只能卧床。一天后,竟然出现大小便排便困难的情况。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巨大突出,压迫神经程度严重,突出部位在脊髓圆锥部位,手术风险大,建议到大医院治疗。来到西京医院时,胡雪已经卧床不能自理了,双下肢剧烈疼痛让她连续几个晚上睡觉都十分困难。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腰1/2椎间盘脱出,马尾综合征。
6月25日,丁坦副教授主刀实施腰1/2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用时2小时。考虑到胡雪脊神经受伤严重,通常术后症状恢复较慢,在术前经其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术中救治团队在脊柱减压窗处植入可以360°发光的医用光纤,常规关闭伤口。术后每天通过留置在皮肤外的光纤接口与生物激光脊神经治疗仪相连接,通过光纤将治疗激光直接导入损伤部位。手术后,胡雪的剧痛很快消失,在植入式生物激光脊神经治疗仪的治疗下神经功能较快恢复,7月2日出院时,胡雪可以正常行走,大小便恢复正常。
西京医院脊柱外科王哲主任介绍,目前国内外对于急慢性脊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均以脊柱骨性结构减压固定为主,术后症状恢复主要依赖于脊神经自愈能力,尚无直接针对脊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案。其带领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针对脊神经急慢性损伤后康复难题,利用生物激光治疗技术展开持续科研攻关,首次提出脊柱术后弱激光顺时梯度疗法。
任伟锋 袁斌 首席记者姬娜
新闻推荐
北京工会为冬奥建设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启动“寻找最美建设者”暨“夏送清凉”活动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通讯员白莹记者郭强)今天,北京市总工会联手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启动...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