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要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汉滨区流水镇学坊垭社区在安康日报社的重视下,成立了“早来春蜜蜂养殖合作社”,由社区监委会主任牵头投资,采取“合作社十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推广这一“短、平、快”产业,助推贫困户脱贫“摘帽”。
说干就干,我们先后两次组织有能力养蜂的贫困户举办了“养蜂技能培训班”,第一书记杨京保还带着贫困户去瀛湖“老农养蜂专业合作社”实地手把手的培训养蜂技能,使贫困户掌握了养蜂基本技能。
4月24日清晨,首批满载20箱帮扶贫困户的蜜蜂的车辆驶进汉滨区流水镇学坊垭社区五组鄢大尚、雷玉琴家中,这是报社驻村第一书记杨京保、早来春蜜蜂养殖合作社和驻村帮扶干部黄江超齐心努力,又为贫困户找到一项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门路。
经过53天的精心养护,在早来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使蜂蜜储满张张蜂片。随着养殖户第一次割蜜摇糖的开始,养蜂这项甜蜜产业让该社区的贫困户们收获了“第一桶金”。
在报社的帮扶下,学坊垭社区仅用一个周时间,就完成了养蜂合作社注册登记、签订协议、第一批蜂种发放等工作。据介绍,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后,市场价每箱800元的蜂种贫困户只需要200元就可以认购,合作社除了送上门外,还安排技术员轮流到贫困户家里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最后再以每公斤蜂蜜90元的保底价进行回收,贫困户稳赚不赔。按照协议,合作社年底还将根据销售情况向养蜂贫困户发放增收分红。
如今,养蜂这一项目已经开始产生效益。今年学坊垭社区共向50户贫困户发放蜜蜂380箱,预计产蜂蜜5000公斤,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计算,今年社区仅养蜂一项产业就能创收60万元,户均增收过万元。
“贫困户尝到了养蜂产业的甜头,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看到了增收脱贫的希望,达到从‘输血\’到‘造血\’的成功转变,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安康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思成如是说。
帮扶贫困户酿造甜蜜的产业,使其勤劳致富,贫困户满意地笑了,我们的心也比蜜甜。
■ 鄢帮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涛)6月23日,市慈善协会召开爱心单位奖、金州慈善奖表彰大会。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袁子顺出席会议,市慈善协...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