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汉江边,怎能不吃鱼。母亲擅长多种美食,做鱼也有一套。
幼年时物质相当匮乏,为了填饱肚子,母亲经常带着两个姐姐和我在汉江边觅食。那时候汉江尚未形成库区,汉江及其支流有数不清的鱼类,因此每次去摸鱼都会有收获。
因为炸鱼需要大量菜籽油,我们买不起,母亲就采用了煮的方法。先将捕获的白条子剖开洗净,然后大火红锅煸炒,等鱼儿炒出油脂 再加入清水煮,待鱼儿煮的稀烂时,又放入鲜嫩的茴香叶或花椒叶,再加入盐,一道水煮白条就可以起锅了。咬一口,鱼儿满身鲜香的汁液,及其鲜美,这样的味道让我度过了艰难的童年岁月。
后来父亲落实政策,安置了新工作,家里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母亲做鱼的方法也随着不断变化。不仅是煮,还混搭了炖,煎,炸,烩的多种手段。母亲的烹饪创新,也造就了汉江鱼不同的味觉变化,赋予了汉江鱼新的灵魂。
汉江鲢鱼非常肥美,母亲会先将三四斤重的鱼剁成若干小块,再放入大蒜,生姜用大火煮沸去腥,等鱼肉煮出香味后,再放入豆腐同煮,直到豆腐布满蜂窝小孔方算成功。其实这道鲢鱼炖豆腐汉江边的家庭主妇大多会做,但火候却是母亲的秘诀,因此不少人向她请教,而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教授。一到秋季鲢鱼出产季节,浓雾弥漫的后柳街道总被鲢鱼炖豆腐的味道充斥,一种家的温情引人无限遐想。
母亲做的汉江鱼不仅如此,还有红烧黄刺骨,豆瓣鱼,糖醋鱼等也不在话下,且每一样都十分有特色。因为母亲的善于创新,让我家的餐桌异常丰富,也陪伴我度过了青年时光。
如今母亲渐渐老去,腿脚不太方便,手也没有以前灵活了,但仍然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主厨人,锅碗瓢盆几乎陪伴了她大半生,一顿不做就失魂落魄似的。虽然母亲做鱼的手法不再利落,但那些她曾拿手的汉江鱼依然会时不时出现在家中餐桌上。
新闻推荐
■立心最难的工作,出最优秀的干部;最难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舞台。当前什么工作最难?脱贫攻坚当属首位,这并非否定其他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安康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大、难度越...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