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竹纱灯:“吹不灭”的春节记忆

来源:汉江晨刊 2018-02-06 12:02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吴昌勇 孙妙鸿 周健 文/图

春节符号系列报道之三

过年挂灯笼,是流传数千年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挂起象征红火团圆的灯笼,烘托新年的喜庆。俗话道,“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可见灯笼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灯笼渐欲迷人眼,古色古香之中,点“亮”的不仅仅是浓浓年味,也点“亮”了灯笼制作的工艺传承。在安康,素有自制灯笼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这样的民间艺人日渐稀少,于是,手扎的灯笼也就越发稀奇。

在汉滨区,至今尚有一位手工制作竹纱灯的手艺人,近日记者循着百姓指引来到他家。老人名叫朱保强,家住汉滨区大同镇三村村七组,自其祖辈移民到三村村以来就一直在制作竹纱灯,如今已经传承了5代,他也于2016年7月被确定为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何为竹纱灯?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灯笼可分为宫灯、纱灯、吊灯和专供人们玩赏的走马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其形状也可圆、可方、可扁、可多角,它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多门手工技艺。竹纱灯,用竹子做骨架,用纱蒙面,故此得名。

在朱保强家,一进门,就看到他家的商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纱灯,二楼的操作间里也散放着尚未完工的灯笼。这些灯笼有大有小、有圆有扁,灯罩上画的虫鱼鸟兽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惟妙惟肖。“进入腊月,虽然天气很冷,但他每日一大早,就要就着火盆划竹蔑、编骨架、贴灯纱、画灯画,急着为提前定制的农家乐赶制灯笼。”见记者前来采访,他的妻子刘西梅边招呼记者到火盆前烤火边说。

“做竹纱灯所用的材料比较简单,就是当地产的竹子、纱布、皮纸和一些颜料吗?”记者观察后向朱师傅发问。“不,没那么简单。竹子要膘厚的斑竹,而且要大要老,至少得长上四五年;纱布也不是一般的纱布,而是我专门托人从蚕茧中抽出的蚕丝织的纱布;皮纸还得是原来产的上好皮纸,颜料也是从湖北老主顾那买的特制颜料,再添加秘方中的多种原料熬制后才能用;最主要的还有你们没有看到的用牛羊皮熬制的胶,只有这种胶才能粘牢皮纸纱布,封住纱眼,让灯笼更亮堂、摔不烂、风吹蜡不会灭。”为了验证自己的话,朱师傅边说边把一个做好的灯笼扔出老远,却见灯笼完好无损。

据朱师傅介绍,他家从其太爷爷朱金敖从湖北移民到三村后,就带来了手工制作竹纱灯的技艺。传到他爷爷朱玉南时,已经是第三代了。其父朱英云也继承了这门家传手艺。到了他这一辈,堂兄弟们只有他对这门手艺最感兴趣,十二三岁时就帮着爷爷、父亲打下手,15岁时就可以独立完成。他的3个儿女也都会做,尤其是女儿朱文娟最擅长画灯彩。

“其实,制作手工竹纱灯程序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朱保强介绍说,首先是取材、划蔑。取材时,在选好竹子后,按照竹节的长短选择制作大小不同的灯笼。把竹节锯下用作灯底便于放蜡烛,再锯两个不到一公分厚的灯圈,注意在锯灯圈时不要一锯锯掉,而要在中间先开一个槽,便于在编制灯架时好插蔑。再把竹节中空的部分锯下,用蔑刀划成篾条。划篾条时手劲要掌握好,否则不是蔑划得不均匀,就是会把手划破。第二步是编灯笼架子。把划好的篾片插进锯有槽的灯圈中。在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弯曲篾片来调整形状,圆灯就直接插上篾片不弯曲,扁形的就需要把篾片进行弯曲调整,编制其它形状的灯,也是通过调整篾片的弯曲程度来实现。灯笼架子编好后,做好灯底和灯系就是糊灯笼。在灯架子的中间部分,用牛羊皮熬制好的胶把事先织好的纱布粘牢,在接口处上线晾干后,在两端糊上皮纸晾干,然后手拿灯笼在胶里滚上一遍封住纱眼。最后一步就是画灯彩。“为灯着彩是个技术活,需要有绘画和书法功底。只要有这种能力,用毛笔沾上事先熬制好的颜料,山水花鸟任意画,也可以写上书法,只要美观、大方、喜气就好。”朱师傅边画着灯彩边向记者介绍。

“在过去,这种竹纱灯非常吃香。因为它风吹不灭、经久耐用,过春节时,附近的商号都会提前来定制,在上面书写着自家商号的名称挂在大门口作为‘号灯\’,一挂就是一年。大地主家也会定制两个挂在门口,显示自己家大业大。在正月十五闹花灯时,竹纱灯也必不可少,是花灯中的一种。而小户人家也会购买,在过年时用完后,平时走夜路时还会装上煤油灯作为路灯使用。”朱师傅笑眯眯地说。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红灯笼被批量生产后,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竹纱灯也逐渐被边缘化,虽一年还能销售一万多个,但盛况已然不在。可朱师傅深知,技术的革新是他无力阻挡的,他能做的就是在市场大潮中,保护传承好小小的竹纱灯,不能让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的手艺在他手里断了,哪怕现在整个安康只剩下他一家在做。令他欣慰的是,在去年11月份省文化厅在西安举行的传统手工技艺大展上,他展示的竹纱灯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在组织方明确不能出售的情况下,很多观众还是愿意出高价买走他的灯笼,他不仅现场“秀”了一把竹纱灯制作,而且也坚定了要把传统老手艺传承和发扬下去的信心。朱保强比谁都清楚,这门手艺原本就是一盏不灭的“灯笼”,映照着乡村和后世。

新闻观察

新闻推荐

如何保障百姓的菜篮和餐桌?

春节符号系列报道之二春节临近记者吴昌勇艾蓓部分蔬菜价格上涨,预计年后有所回落在探访城区多家蔬菜批发市场后记者发现,相比往年春节前的价格上涨,今年春节蔬菜价格显得平稳。“去年这个时候,蔬菜价...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竹纱灯:“吹不灭”的春节记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