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其危害性可谓不小。虽然城管部门长期坚持对其进行整治和治理,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要多建市场,而且还得让农贸市场便民利民。最重要的是要从环境供给上下足功夫,即划行归市,也规范有序,真正体现市场化。否则就违背了市场建设的初衷,也不利于长久发展。
在城市管理者看来,解决有市不入的问题,无疑就是在处理“城市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对失地进城农民、下岗职工、勤工俭学学生和郊区菜农等群体来说,流动摊贩无疑是他们投资最小、准入门槛最低的行业,在街上售卖瓜果蔬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赚得些许利润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对于城市而言,肆意的占道经营,不仅影响市民出行,更会影响市容市貌,破坏整个城市的形象。面对这一矛盾,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他们既不能一味地“堵”让老百姓饿肚子,也不能任其肆意蔓延破坏城市形象,只得寄希望于多建市场,让其入市经营。
入市经营,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却很难。首先得有市可入。就安康中心城区来说,由于受地理条件、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的农贸市场本就不多,况且其覆盖范围也超过了农贸市场应有的覆盖标准,不能满足摊贩们就近入市的要求。其次,贩卖出售瓜果蔬菜肉类农副产品,本就是微利行业,进入市场既要租赁摊位、门面房,又得交管理费,对于摊贩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如果进入市场赚到的钱除去成本、摊位费管理费后所剩无几的话,摊贩们也会觉得进市场不划算而选择占道经营。再次,从市民购物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还是以方便为要,不管在哪里买菜,只要方便顺路就行。如果市场建的偏远,或者是买上一点点菜还得跑路爬楼梯的话,便没有人愿意进入市场而选择在路边、街面购买。这就需要管理者建设符合市场规律,更懂得市民的菜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眼下这种被动局面,这也是摊贩和菜农入市经营的治本之策。
市场,就是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场所。只有买方没有卖方,或者只有卖方没有买方都不能称其为市场。就城区个别农贸市场而言,虽然建的标准档次都很高,占地面积也很大,却出现买方因为觉得远、不方便而不入,卖方因没有人买或需交费不愿意进的局面。即使承建、管理企业采取优惠、奖补等措施吸引摊贩进入,或者是城管部门通过严管重罚将摊贩赶进市场,也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购买力提不起来、摊贩们贩卖的货物因在市场内卖不出去而烂掉的话,那么,摊贩们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他们宁愿冒着风险去占道经营,甚至放弃这一行业也不会继续在市场里做亏本生意。
因此,要想解决有市不入的问题,彻底杜绝瓜果蔬菜摊贩占道经营,还得从农贸市场怎样便民、利民入手。俗话说,有需求才有市场。瓜果蔬菜是老百姓日常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购买力不言而喻。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购买日常用品都不会专程去跑路,而是哪里方便就在哪里买。这就要求规划建设农贸市场时,要考虑周边居民的居住情况,看看是否离他们近,对他们方便,并应该多布点,根据周边小区布局情况建设小型简易的农贸市场。同时,要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低收费或不收费,减少摊贩们的经营成本,既让摊贩们能赚到钱,也让市民得到实惠。唯有这样,市场购买力才会提高,摊贩们也不会因为货物卖不出而回流街面。□ 记者 周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涛)11月10日下午,市委党校面向全市新提拔县级干部培训班和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雪剑出席并作辅导授课。罗雪剑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