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中宁蒿籽面

来源:四川政协报 2017-10-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马 静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姑娘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首流传于宁夏中宁县地区的歌谣,描绘的正是我的家乡宁夏的一种传统美食——中宁蒿籽面。

来到宁夏一定要品尝蒿籽面。蒿籽,是盛产于宁夏中卫、中宁等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蒿籽面就是将野生的蒿草籽研磨成粉后掺入白面,加入适量盐碱和水,反复揉搓,使面软和有筋道。蒿籽面作法注重“手工制作”:把面和好后,手工擀成一米左右见方极薄的面张,折叠起来后,切成细面丝,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来,浇上熬好的羊肉臊子汤——一道中宁蒿籽面就做得了!

蒿籽面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文章。宁夏人对面食是出了名的挑剔,做中宁蒿籽面,不仅白面、蒿面子以及盐碱、精盐和香油掺配的比例有秘方,和、揉、饧、擀、晾、叠、切等,每道制作工序都有讲究,浇汤的臊子也要经过选、洗、切、淘、捞等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要想做好一碗蒿籽面,其实相当繁复!没有“匠人精神”还真就做不成一碗蒿籽面呢!

刚出锅的蒿籽面热腾腾地端上来后,房间顿时香气四溢!喝口汤,能够品尝出蒿籽独特的香味;再尝面,口感爽滑劲道,余味悠长。这样汤汤水水大汗淋漓地吃一碗,颇具西北特色。

可别小看这蒿籽面,它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还被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就曾在《隆平集·西夏传》中记载过蒿籽这种植物;相传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有些亲邻随之迁徙至宁夏,定居在中宁恩和镇一代,其中有宫廷退役的御厨,正是他们将蒿籽面的制作技术传给了当地人。掌握了蒿籽面制作技术的当地人,并不将做法外传,而是以母传女、婆传媳的方式在家族中传递,这就更增添了中宁蒿籽面的神秘感。

记得小时候,蒿籽面可不是想吃就随时能吃到嘴的。按照家乡人的说法,蒿籽面有“寄托情思”“祈福安康”等寓意,所以只有在老人庆寿、新婚夫妇结婚、小孩过满月或家中来贵客时才能吃到。因此,小时候,能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制作的蒿籽面,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事。

行走千山万水,不忘家乡味道。如今,我虽然远离故乡,也吃过许许多多的各地面食,但让我最难忘的舌尖记忆却还是中宁的蒿籽面!每次回到家乡,我都要放开肚皮,吃上一顿地道的蒿籽面!那滋那味那感觉,真像是浮舟寻到了岸,飘蓬找到了根,不仅味蕾愉悦,更使灵魂里瞬间拥有了一种归宿感……

新闻推荐

安康江北汉城国际商业街爱心温暖众人心

阳光讯(记者郑开洪文/图)每次灾难降临的时候,除了政府积极组织救援之外,还有一大批有责任、有担当、富有爱心的企业及时出现在救灾现场解灾民之难、社会之难、国家之难,他们的大爱之举总让人温暖感动...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瓜苕”女人挖苕2017-10-11 09:00
评论:(中宁蒿籽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