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大师笔下的中秋 □秦延安

来源:西安日报 2017-10-01 05:42   https://www.yybnet.net/

一年中八月十五的月儿最圆,这轮圆月不仅挂在中秋的夜空中,照亮了玉米、大豆的回村之路,也系挂在游子回家的思绪中。而文人骚客们,更是让那皎洁的月光终化成煽情的文字,爬满读者的心头。

天高气爽、风轻云淡,这是北方中秋时的天气写照,对于帝都北京来说,那更是黄金时节。天气不冷不热,昼夜长短均匀,既不用担心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也不用害怕蒙古吹来的沙尘暴。当然最暖人心的还是“送节礼”。“当时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这是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到北京中秋时的情景。好的天气,加上你来我往的走动,让亲情成为战乱年月里最好的慰藉。在老舍的心中,北平的中秋就是送节礼,是比天堂更繁荣的人间天堂。

这种美好的亲情,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当周作人面对《中秋的月亮》时,却没有一点好兴致。中秋临近,春种夏长秋收的算账,让忧心于还账的周作人早已无心赏月,就连最重要的吃月饼也被退而次之了。虽然无心赏月,但对月亮的敬畏却并没有减少,因为“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便想起“乡人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在周作人的心中,中秋就是拜月祈求身体安康、生活无忧。虽有点俗,但这就是老百姓的日子。

将生活指数寄托于月亮之上,看似有点迷信,“但那情调是美好的。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点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臧克家在《人好月婵娟》中对其作了很好的注解。有信奉总比没敬畏强,有风俗总比没情趣要好。在臧克家的心里,中秋是习俗,是人们热爱生活的最好表现。

当然,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点,对中秋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贾平凹在《月迹》里对童年的中秋就是另一种描述:“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由弯变圆,由圆变亏,月亮的足迹遍布大地,中秋见证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也看惯了人间的旦夕祸福。在贾平凹的心里,月亮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只要勇于奋斗,终会看见生活的光亮。

那光照亮了每一个游子的回乡之路。即使耄耋之年,住的朗润园胜地,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但是,季羡林的心里,却仍然装着的是“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在《月是故乡明》中,季羡林袒露心声,“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一轮圆月,一个中秋。虽然“今人不见古时月”,但“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大师们的笔下,中秋是浓浓的亲情,是一年的收成、是身体安康的祈求,是热爱生活的古老习俗,是载不动的乡愁,让我们永远仰望。

新闻推荐

中国创新挑战赛10月21日开赛 安康赛区68项技术全国招标

本报讯(记者陈涛通讯员程苗)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安康)技术需求公告日前正式发布,共有68项技术需求,通过悬赏+众包的方式面向全国征集解决方案。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告,凡在国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师笔下的中秋 □秦延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