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鑫
春天刚过,在家中厨房或者卫生间的阴暗角落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很小的昆虫,它们虽不咬人却神出鬼没。它就是蛾蠓(měng)。正因为它们滋生于那些我们无法接近或僻静的场所,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彻底消灭很是费劲。
蛾蠓常伴水而生,为腐食性或粪食性昆虫,幼虫具有气管鳃和附着用的吸盘状结构,成虫头部小而略扁,复眼,具六足,触角长,由12-16节组成,轮生长毛,翅缘和脉上密生细毛,少数还有鳞片,常具白斑或星斑;卵期仅2日,幼虫两周后即可化蛹,3-4日便羽化成虫,雌虫羽化后3-4日开始产卵,单个雌性成体产卵数可达到200多粒。庆幸的是羽化后3-4天便开始陆续死亡,14天内消失殆尽,所以我们经常消灭的仅仅是那些年迈的成虫罢了,更多的幼虫正“暗流蛹动”。
了解了蛾蠓的生活史,请大家不必恐慌,毕竟它们的活动性不强,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地平翅停留,机械性传播疾病的概率不高,只能定性为骚扰性害虫,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讲也还算是家中腐物的清道夫。因此,防治的关键就是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及时除去各种污水、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尤其特别注意对地漏、洗脸池和洗菜池下水管进行定期热水灌洗,这也是最经济环保的方法。
这样看来,蛾蠓大规模出现并不可怕,它们更像卫生警报器,说明是时候该彻底打扫一下屋子喽!
赵宝鑫,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研究生,市林学会秘书长,近年来参与完成天保工程、森林抚育等林业工程规划设计20余项、科研项目6项,发表科技论文6篇,参与编写《化龙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考察报告》《安康市城区生物多样性规划纲要》《草木无言》《青少年森林体验手册》等多部林业科普资料。
羽化后的成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陈城)近年来,安康市人才工作坚持将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放在首位,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26%,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大力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促进...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