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城)近年来,安康市人才工作坚持将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放在首位,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26%,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大力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促进人才流动。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循环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仅2016年就投入人才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高新区启动了“人才安家”工程,一次性装修人才公寓300套,为各类人才免费提供住宿和办公条件。下一步,安康市将继续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和在外兼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改革举措,赋予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培育行业紧缺型人才。截至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总量已达27.23万人,较2010年增长62.7%。今年安康市还将实施以人才支持脱贫攻坚、“百千万”人才工程、市县镇三级人才超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人才重点工程,组建安康市专家人才智库,开展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评选活动,促使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破除现行机制下束缚人才引进的条条框框,安康市率先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编制保障的具体办法,采取“保障编制、先进后出、挂号办理”的方式,设立特设岗位解决引才中的编制问题。大力推进“百名硕博进安康”人才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快速通道”。破除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思维定式,大力开展“柔性引才”“柔性用才”。2016年全市累计招聘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153人,同时实现柔性引才580人,其中引进“两院”院士6人,外国专家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相应职称专家204人。下一步,安康市将着力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政治吸纳、事业感召和荣誉表彰,促使他们真正扎根安康、服务安康、点亮安康。
近年来,全市陆续建成6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6大研发机构以及24家大众创业孵化基地。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5个,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市级众创空间、市级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8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基本形成了市县一体化、区域全覆盖的创新创业网络平台。争取了国家发改委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康。今年安康市计划实施“12345人才摇篮”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平台载体的培育和建设,为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承载人才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姜陶馨)2017年春运40天里,全市道路运输日均投放客车492辆,共完成客运量76.95万人次,受节后雨雪天气影响,客运量同比去年下降3.35%。春运期间,全市客运运力供给总体充足,客流平稳,安全有序,无...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