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宁
中央2017年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在清醒、准确判断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选择、发展方向和工作主题,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和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举措。其核心要义,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其中两个重要关节点: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包括推进“三大调整”(即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和强化“两大支撑”(即科技支撑和基础支撑);二是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推进农村改革,实现三个激活,即激活产品、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本文仅结合安康实际,谈4点感悟和体会。
把握基本定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党和国家始终如一的政策取向,也是安康市在推进安康改革发展中一直以来的共识和基本坚守。今天,在我们提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产业不断走向融合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审视、刷新对农业农村和“三农”问题的认识,把握好农业的定位和作用。一是坚守基础定位不动摇。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规模投资的驱动和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全市工业发展向产业集聚、园区承载、绿色循环方向迈进,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六年间翻了两番多。2016年,全市工业化率达42.9%,比2010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2016年全市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7.5%,比2010年提高23.9个百分点。这使我们深刻感悟和认识到,“新型工业化是安康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富裕新安康”,“决不能以弱化工业为代价发展第三产业”;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对农业农村有丝毫的忽视,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二是安康“绿色崛起”农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近些年来连年以30%超高速增长的富硒产业的异军突起,充分彰显了农业基础和支撑作用。绿色崛起基础在农业、根基在农业、支撑也在农业。三是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农业应成为新亮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和农业生产的绿色化,是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势的实践载体、重要支撑和突出亮点。四是农业在城乡统筹和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产业不断走向融合的背景下,单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不存在,它与绿色崛起、生态领先、农民增收、民生福祉等密切联系、浑然一体,农业农村的基础作用和整体价值日益凸显。五是农业农村是一系列中省利好政策和改革红利的聚焦点,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下转六版)
新闻推荐
着孩子们玩耍。 广场入口处3名男子一边吃瓜子一边随手扔瓜子壳。 近年来,安康市开展的“双创”工作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深入,取得的一系列
广场中心的浮雕成了滑梯,一旁的家长习以为常地看着孩子们玩耍。广场入口处3名男子一边吃瓜子一边随手扔瓜子壳。近年来,安康市开展的“双创”工作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深入,取得的一系列创建成果大...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