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茅 文/图
早就听说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的火龙,是春节民俗的一大亮点。今年正月十五,笔者有幸一睹其“惊艳”壮观的狂欢场景。
当晚,闻讯火龙演出的附近上万乡亲们,早早来到鲁家村的火龙广场。晚上七点,伴随着震撼有力的锣声鼓点,几位光着上身的青年,顺畅地舞动着火龙,在耀眼的焰火中腾挪起舞、翻腾跃动,场面蔚为惊险、壮观。
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家村火龙极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在月河川道地区当属一绝!是安康民间火龙表演的突出代表,正月十五玩火龙成为鲁家村春节里不可或缺的“套餐”。今年也不例外,从大年初五六开始,鲁家村的锣鼓手鲁周恩早早就把村里的几名火龙队成员聚在一起,张罗着开始扎火龙、灌火筒子、炸火眼子。
谈起村里的火龙文化,71岁的鲁周恩兴奋地说:“龙是咱中国人的图腾,敬龙神、舞龙在我们村更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从小伙子开始,每逢过年过节,我听到锣鼓响就来了,直到现在,一说起舞龙,我就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一点不觉得自己老了!”
28岁的鲁小龙是鲁家村最年轻一代火龙传承人的优秀代表。谈到自己对“火龙”艺术的情怀,鲁小龙自豪地说:“我父亲以前也是火龙队的,他是舞龙引子,就是龙珠的。我们村的龙神非常灵验,我的名字就是因龙而得。听父辈们说,在妈妈怀我时,家里过年请龙求子,结果我就诞生了。受村里龙文化的熏陶,我从小就对龙充满了向往和敬畏,长大当兵退伍后,我直接回村参与‘烧火龙\’风俗的传承保护工作。”
火龙之所以与众不同、广受欢迎就在于其不仅有激烈、震撼的舞龙表演,而且非常注重与观众的互动,观众手持提前专门制作的“火筒”烟花去烧龙,烧得越猛,龙舞得越欢,更寓意来年的风调雨顺。同时,舞火龙还蕴含着“团结、协作、坚韧、奋进”的精神,催人奋进,因此,很多厌倦了普通歌舞表演形式的商家纷纷开始找他们为开张、促销等活动演出。
看到火龙备受群众欢迎,鲁家村支部书记鲁宗奇看到了商机——火龙商演,便组建了专门的火龙队、秧歌队、锣鼓队,平时加紧训练,一到节假日,就承接各地的各类商业演出,使以前以自娱自乐、祈福为主的传统艺术,逐步迈入商业化之路,给乡亲们找了条致富新路。
热闹的狂欢依旧,鲁宗奇高兴地说:“看到人们这样喜欢我们的火龙,特别是年轻人这么热爱,我们对这项传承了几百年的艺术更有信心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冯文康洪莎莎文/图)近日,由市政府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小组主办,市政府办公室、市体育局承办的市政府机关2017年迎新春趣味挑战赛,在市政府大院内开展。副市长孙矿玲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