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一袋米的故事

来源:安康日报 2017-02-22 10:22   https://www.yybnet.net/

老家陕南安康,农历的8月过后,市场上就有新米卖。

一日,在集市上转悠,看到朴实的农民兄弟面前摆放的一袋袋新米,闻到新米散发出的沁人香气,我就想起了一袋米。

那一袋新米,是母亲送给我的。

18年前的一天下午,听说母亲的身体不适,放学后,我决定回家去看看。母亲听说我回家的消息,提前就把饭做好了。我一回家,母亲就把饭菜端上桌。

母亲平时是喜欢喝两口的,喝的酒,都是自家酿的米酒。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吧,我们兄弟几个虽然从来没有练过酒量,却是都能喝上一些的。

一边喝着家酿的米酒,一边和母亲说着话。母亲说:你教学生的事是大事,不要操心我,我的身体好着呢。看到母亲泛着红润的面色,听到母亲说话时干脆的嗓音,我放心了,准备饭吃过就返回学校。

当我准备出发时,母亲说:你现在不要走,天黑了再走。

我有些疑惑。

但是看到母亲那双深邃且闪烁了一下的眼神,蓦然间明白了。

母亲吃完饭,把碗筷收拾整洁后,又忙碌开了:取来一个大竹匾,平放在地上,把父亲打的装在箩筐里的新米挪在旁边,又取来了竹筛子。母亲要筛米了,我知道母亲要给我一些新米。

因为兄弟多,妯娌也多。那些年,我们家的条件差,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家就很少安生过。父亲是个老好人,一旦发生矛盾,争吵时父亲总是一言不发。母亲的性子刚烈,受不了委屈。母亲为了少生气,哥哥们均在成家后不长的时间,母亲让他们单吃另过。然而,家虽然分了,嘴仗却并没有少吵。

我是唯一和母亲没有争吵过的。一来是我从小就好像很听母亲的话,二来我是15岁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就一直在外地学习工作。后来工作调动,虽然离家很近,却也是十天或半个月回家一次。

我生怕因为母亲给我新米,被妯娌们知道了,会跟母亲闹别扭。那几年,父亲和母亲自食其力,一年收的粮食极其有限,她怎么可能给5个已经成家的儿子人人都送呢?除非她们两位老人喝西北风。

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不要,你们慢慢吃吧。如果吃不完,可以卖一些,用钱大方些。

母亲听了我的话以后,深情看了我一眼,似乎很了解我似的说: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你晚上抄咱家后面的小路走,没事的。

一霎时,我眼睛湿润了!

那一年,我刚成家,之前因为两次工作调动,因为生病住院,又因为当时的工资太低,日子过得很是恓惶。母亲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她想方设法援助我。

因为母亲想的周到,事后我也没声张,母亲送给我一袋新米的事,除了父亲,家里成员没人知道,像秋风刚刚掠过流淌的汉江面似的,又像秋雨无声滋养着刚刚收获的庄稼地似的,所以整个家庭也就没有发生丝毫不愉快。

现在,兄弟们的日子过得都很好,日子挺滋润的。有时我和兄弟们无意间说起这件即将过去了20年的往事时,兄弟们说:还是我们的老娘伟大着呢,当时她不那样做,我们兄弟间的关系会有现在这么好吗?

现在,母亲去世已12年了。但是,每当想起这一袋新米的往事,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就会想起母亲的处事方法,就会变得更老练更成熟些。怀念母亲!

李永恩

■往事如烟

新闻推荐

全市10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61亿元

总投资161亿元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袋米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