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五版)
拓宽融资渠道 破解融资难题
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张涛
按照《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市金融办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为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深入推进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省级金融***示范区和绿色金融示范市建设,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和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目标实现。完善政银企信息共享、项目推介、部门联动等机制建设,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建设,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发起设立安康本土银行,积极推进地方性融资机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机构建设,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创新不动产抵押信贷融资工具,着力打造“两权”抵押贷款“安康模式”,适当提高土地、房产、林权、知识产权等抵(质)押率,扩大信贷投放。组织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创新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形成银行支持、保险跟进、担保介入、资本市场参与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创新构建安康特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三是推进直接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等融资工具开展直接融资。抢抓国家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政策机遇,贯彻落实安康市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奖励等相关文件精神,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协调财政、工信、发改等部门,积极落实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A股市场上市、“新三板”挂牌、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融资的财政资金奖补政策。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着力推进信用安康建设,健全覆盖所有民营企业的信贷征信数据库,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民营企业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及时宣传发展亮点及好的做法。做好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着力营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深化简政放权 激发市场活力
市工商局局长 王传杰
商事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年以来,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放管服”任务,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优化流程,主动作为服务发展,确保了工商登记和审批监管有序衔接,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简政放权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一是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前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归类,保留前置审批项目项,前置转后置(照后审批)审批项目项,目前,办理营业执照基本3个工作日完成,备案、换照现场办结。二是扎实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有效提升群众对“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知晓率和换发新版的认知度。加强业务培训,确保“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顺利实施。三是深入推进工商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主动履行“双告知”职责,确保工商登记和审批监管有序衔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年月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户、增长.%。同时,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扎实开展商标品牌创建工作。在省市大力支持下,组成专门人员,委托专业机构,启动“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同时深入岚皋、旬阳、镇坪等地调研,实地解决岚皋魔芋、镇坪腊肉、旬阳狮头柑等品牌发展问题。至去年月底全市新增注册商标件,有效注册商标件,市级知名商标件,省级著名商标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
结合该《意见》的实施,年我们在深化简政放权、实施商标战略中将全力而为。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优化登记注册服务,不断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工作,结合省局统一部署,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和公示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积极探索“多证合一”工作。认真实施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新照换发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换照任务。三是发挥职能,大力培育安康富硒产业和品牌建设工作。
人行安康中心支行行长 王凯俊
从金融角度来说,要大力支持安康市民营经济发展,就要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把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年,人行安康中支对支持民营经济成效显著的法人机构,将优先运用再贷款给予资金支持,对将存款主要用于当地投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继续实施降低一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在继续推广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信贷需求特点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可循环贷款、“网贷通”、“财信通”等产品基础上,继续扩大民企创新金融产品“阵营”。针对企业“轻资产”和“无资产”现状,借鉴“税银通”、创业贷、投联贷等做法,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提高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在推广“存续贷”、“续贷宝”、“连通贷”等具有“借新还旧”性质的小微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基础上,推动市政府借鉴汉阴做法,在全市范围设立“中小企业贷款周转金”。继续完善政银企信息共享、项目推介、部门联动等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政府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信用增信等扶持,继续做强财信担保公司等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支持县区及园区设立融资担保机构,鼓励民营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合作,提高风险分担和融资服务能力。
引导企业用足直接融资政策,用好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等直接融资工具。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新四板”挂牌。
引导金融机构继续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核准程序,缩短民企融资时限,配合政府规范评估、审计、法律等融资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收费,深化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融资担保收费标准,综合施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主要是发挥政银企三方合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够有效解决制约安康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促进安康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实现“追赶超越”、全面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参保职工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