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黄秀玲
□ 实习记者 刘婵 文/图运动员、知青、老师、工程师甚至“侦探",年近花甲的黄秀玲曾在多个角色中自如转换,作为省青少年运动会射击项目金奖得主,她心仪的人生,就是“只要认准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一刀下去,一大块皮被掀了起来。"黄秀玲手指上一条清晰疤痕,那是她在公社剁猪草时留下的,薅草、担粪、挑水,下乡插队,她什么苦都能吃,挣的工分和男知青一样多。
一次,公社发生一起集体财物失窃案,为保护国家财产,年仅十八岁的黄秀玲自告奋勇,不到一天就破获了案子,遂成了公社里小有名气的“侦探"。
带着“侦探"独有敏锐,身为民建安康市委会负责人,闲不住的黄秀玲,在参政议政舞台上倾情释放天分与能量。
“城市建设不能没有规划,要严格控制城区商品住宅的开发,任由其无序生长肯定会制约城市发展。"早在年,黄秀玲就敏锐意识到安康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为此她撰写了相关提案,遗憾的是未能引起充分重视。
近年来随着安康快速发展,“城市病"日益凸显,黄秀玲慧眼预见的问题一一得到印证。年底,安康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中心城市重心北移发展战略。提案“回头看",黄秀玲看问题的眼光的确超前。
除城市规划外,农村土地荒置、雾霾与城市容积率的关系、农作物安全种植、开通紧急医疗事故绿色通道、食品过度包装、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等民生关注,都成了她提案的建言点。
“以前自来水管道是金属材质,现在是塑料的,但塑料管道是否会在自来水输送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是否会跟水中的氯发生反应?是否会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析出有害物质?"见微知著,二十余载履职路,黄秀玲用“侦探"思维,透过现象提出建议。
从农村到工厂,常年在基层摸爬滚打,黄秀玲对百姓有很深的情感。今年省两会,她带来的4件提案全部关乎民生。在她看来,“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就没有小事。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潘定安)时至年末,安康市国税局车辆购置税征收大厅人潮涌动,整个大厅挤满了前来缴纳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给人员不足的税务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工商银行安康分行杨永生行长得知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