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军礼满淑涵李昱彤实习记者叶睿
今年65岁的石业存是汉阴县蒲溪镇响洞河村人,因打小残疾,只能用双手撑着身体前行。过去石业存一人独门独户,房屋破旧,家庭没有收入,现在他已搬进响洞河村白云寨半山腰的移民安置点新居,并靠竹编手艺有了收入。石业存生活发生的变化,离不开汉阴县政协人的倾情帮扶。
近年来,汉阴县政协在助力蒲溪镇12个村脱贫摘帽中不遗余力,他们的辛勤付出终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争取千万资金修通出村路
对于山大沟深的蒲溪镇响洞河村来说,导致贫困最大的绊脚石就是交通问题。汉阴县政协作为包扶单位之一,经过多方不懈努力,为响洞河村争取到了千余万元的项目资金,修建了总长11.4公里的硬化水泥路。
自2018年3月汉阴县政协包扶响洞河村以来,除了村路贯通,他们积极协调争取,为村里修建了4处人饮工程、翻修电力设施,解决了村民饮水和电力问题。汉阴县委书记亲自责成县税务局修建山顶水池,解决了桑园用水问题。
据汉阴县政协秘书长石良介绍,县政协包扶后发现村里没有像样的卫生室,县政协和县疾控中心积极筹措资金,为村里改建了标准化卫生室,并在村卫生室旁修建了电商服务点。
“三个一”绘就产业作战图
走进由汉阴县政协帮助改建的村党支部办公地,县政协等帮扶单位助力脱贫攻坚“作战图”十分抢眼。在响洞河村党支部所在地院墙上,一张脱贫分类图详细记录着全村177户贫困户因何致贫、如何脱贫等信息,旁边的自强致富标兵、勤俭持家好榜样等展示栏,激励着“后进”看齐先进。墙上的脱贫“红黄绿”图表每月更新,动态展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进展情况。
石良介绍说,为了让群众“脑袋富起来、口袋鼓起来”,汉阴县政协制定了“三个一”作战规划,即发展一千亩特色种植、一千亩蚕桑种植、一万头畜牧养殖。
养蚕是响洞河村传统养殖项目。汉阴县政协包扶以来,用规范化、规模化重塑传统,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流转520亩土地,作为蚕桑种植园。加上村里已有规模,目前桑园已达1300多亩。在白云寨半山腰放眼望去,山云相接的山顶,四处是郁郁葱葱的新栽桑园。
据村主任石德华介绍,目前,村里除了养蚕合作社以外,还成立了竹编、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石业存就是竹编合作社成员。因为山顶村民旧屋缺少危改价值,在汉阴县政协主导下,一个小安置点在白云寨半山腰拔地而起,9户人家被集中安置在这里。石业存搬来后,因为邻居出门务工,他就临时借用房子,在里面堆满了竹编篮子、筐子,这些编织品销售后将成为他五保金以外的另一笔收入。
“大筐40元一个,小筐35元一个。”石业存说,因为竹子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成本投入,销路有合作社保证,他一年可以获得上千元收入。
全员上阵取得考核“三连优”
在蒲溪镇田禾村农副产品社区工厂内,几名上了年纪的女性正忙着手头活计。她们生产加工的农特产品,将被销往和社区工厂定点合作的几家酒店。“她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出门打工行不通。”田禾村村委会副主任沈兰玲说,社区工厂让她们每天有了几十元的收入。据了解,除了眼前这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其实还有百余名工人分散在工厂之外,从事原料采集等工作。
负责包抓田禾村的汉阴县政协副主席符清野介绍说,去年这个村有贫困户115户,在采取搬迁、危改等系列措施下,今年减少为84户,贫困发生率降至0.4%。目前社区工厂128名工人中,有贫困人口60多人。此外,蚕桑养殖、公益岗位配置等也为一些贫困户解决了增收问题。
在汉阴县政协包联的蒲溪镇盘龙村“镇园产业联盟”扶贫基地,荷塘里的荷花正在怒放,荷塘边的民宿即将开门迎客。据村党支部书记颜显琴介绍,这是村里引入外来企业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这里以后将开展自助采莲项目,连同一旁的小龙虾养殖区,这些产业将有力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在助力蒲溪镇各村脱贫路上,汉阴县政协机关全员齐上阵,白天到村里当村民、队长、村主任,晚上回机关当干部、主任、秘书长。正是在他们的倾情帮扶下,响洞河村、天星村在脱贫攻坚考核中取得了“三连优”佳绩。
新闻推荐
安康街头“爱心冰柜”免费供应冰水 供应对象:环卫工、交警和快递小哥等群体 实施者:希望给城市补充一些正能量
炎炎夏日,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交警、快递员等群体,能喝到一瓶冰镇饮用水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在安康,这样的好事已成现实。7...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