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人资环委汉阴调研记
□ 首席记者 满淑涵
皮、叶可药用,籽能榨油,雄花可制茶,树干可作为制造高档家具、建筑材料和工艺装饰品的上乘木材……有“地球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杜仲可谓浑身是宝。
带着对杜仲产业发展和陕南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的关切,6月2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让杜仲产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中发挥作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安康市汉阴县现场办案。“除了为人熟知的药用价值外,杜仲还可作饲料,提炼橡胶,相关产品能衍生十几条产业链。"座谈会上,带领创新团队搞研发的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张继川通过全产业链展示,说明了杜仲在建设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优势。
杜仲胶提取工艺是否已经成熟?目前工业化程度怎么样?产业链延伸发展对当地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带动力在哪?委员们不时发问,层层深入。
张继川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秦巴山区传统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等,拿经济效益较好的玉米来说,每亩地收入能达到1100元,如果种植杜仲,每亩地果林模式收入2360元,叶林模式将近3000元。"他进一步补充说,农民不仅可以靠卖杜仲原料挣钱,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业,或进入产业链打工。以月工资2000元计算,农民工资性收入一年又能达到1万多。“长短结合能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保障。"
“杜仲的经济效益替代性很强,但陕南土地资源紧缺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李振平委员表示,未来要在杜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综合考虑科技支撑、市场对接、产业扶持和生态保护方方面面的问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还要靠龙头企业带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案中建议,特别是要把政策、资金、项目向杜仲产业种植大户、杜仲研发生产大企业倾斜,实现杜仲产业效益放大,让杜仲产业在陕南更好地落地、落户、落实。华晔现代杜仲产业有限公司就是当地一家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确定的杜仲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单位。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了育苗园、优良品种采穗园、果林模式和叶林模式示范园,基本形成以杜仲产业示范、林下种养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华晔现代杜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子朗介绍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起了省扶贫办调研员李滋宏关注。“从去年8月起,陕西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新模式,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资扩股、购买股权等方式,实施产业***。"他建议,在扶贫攻坚进行时,“政府+公司+基地+农户"更能帮助企业把政策用足用活。汉阴县扶贫局副局长高峰进一步表示,要把贫困户“摘帽"跟企业蓝图和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实现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促",企业发展和地方脱贫的“双赢"。
“众多项目听起来目标宏大,但都是美好憧憬,怀抱理想还需踩稳脚下。"李佐成委员强调,描绘蓝图不能求大求多。“农民每户种植规模控制在多少?通过什么方式保证收益?花几年时间完成市场化?这都是眼前必须明确的问题。"
“陕西杜仲产业发展光有一席之地还不够,得牵住科研‘牛鼻子’争取走在全国前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周玉明认为,陕南发展杜仲产业,不仅有扶贫攻坚任务,还有技术攻关任务。下一步要在综合利用上多下功夫,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脱贫要长效,产业必须能够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恰恰就是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友松记者何俊洲)7月20日,汉阴县举行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120位艺术特长教师同台竞技。据了解,自今年4月份才艺大赛启动以来,全县各中小学校教师加强实践演练,积极备战...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