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突出“建管学用”并重的运作模式,推动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提升广大农户致富能力,最优化地发挥远程教育的 “启智库”作用。
因地制宜,科学布点,“建”好终端站点
建站之前,该县组织部会同县电信公司深入调查摸底,结合各站点的实际情况,对川道、南北二山的206个站点分作电信模式和卫星模式科学布点建设。
建站之中,该县严把站点选址、活动场地、安全措施、网络运行、设备质量等关口,对达不到建站要求的站点,限期予以整改,做到每个站点“选址科学、设备齐全、安装规范、运行正常”四过关。
建站之后,电信公司设备安装小组与各站点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县委组织部予以检查核实,确保每个站点能够高质量运行。
拓宽渠道,分类导学,“学”通远教内容
该县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并重,党建与科技并重,学习与效果并重”的原则。结合不同的学习对象,拓宽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分类导学,使农村党员干部在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学懂理论、学明政策、学会技术。
在专题学习的同时,该县还利用农村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培训会、专题讲座等集体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侧重学习政策理论、蚕桑养殖、畜牧产业、致富经验、典型案例等知识。各村在组织广大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时,积极邀请政策理论专家、农业技术专家现场剖析学习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广大农户学后有启发有收获。今年以来,该县共组织开展各类教学培训26次,专家讲解13场,参学党员群众达2600多人,使广大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提素质、增技能”的教育。
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管”细远教工作
该县在日常运用远教平台中,注重从制度方面入手,细化远教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专人专管。
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该县实行站点所辖的乡镇党委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组织员和站点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做到各站点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建立了260余人的县、乡、村三级现代远程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每季度对各站点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依托汉阴县村官协会,吸纳了全县30余名懂电脑的村官成为所在村站点的操作员、管理员和讲解员。
针对已建的104个站点,该县实行月度跟踪摸底排查,对站点运行不畅的,形成月度反馈上报机制,力求存在问题的站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故障。同时,制定完善了汉阴县《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远程教育接收点工作职责与学习制度》《远程教育播放收看管理制度》等5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月度通报、季度督查、年度考核的管理体系,使远程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用”实远教平台
该县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启智库”,把远教平台打造成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课堂,农民技能培训的基地,生产生活服务的平台。通过“远教辅导与专家辅导”“远教与致富能人讲解”等教学模式,分不同的专题,现场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解不同案例,并结合汉阴实际,解析该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帮助广大农户理清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和渠道。今年以来,该县借助远教平台已为25个大型蔬菜种植户、27个大型养猪户、150余名致富能手组织了专题培训,真正让种养殖大户在运用远教平台中得到实惠,提升科学养殖的能力。同时,为增强学习效果,积极开发适合本地产业发展、反映身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的“乡土教材”,增强了远程教育网络的吸引力。
目前,该县创作的《哥两好》《“猪”司令的家乡情》《汉阴五香豆腐干制作工艺》《栋梁村的故事》《老吴的金核桃》《法医流传品》等电教片,从不同侧面反映该县的特色产业发展前景、身边典型感人事迹等,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
(据《今日安康》)
新闻推荐
爱心人士到漳河小学送温暖本报讯(通讯员夏爽魏霞)2015年12月28日,岚皋多彩服饰购物商城总经理余军来到岚皋县滔河镇漳河小学,为65名孩子送来了保暖棉衣。漳河小学地处高寒偏远山区,全校共7个教学班65...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