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海(左)帮扶贫困户孟庆学养竹鼠。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干部这样用心为我们办事,我还有啥理由坐在家里等、靠、要!”6月24日,白河县麻虎镇兴坪村村民张正财由衷地告诉记者。
张正财所说的这位干部叫张吉海,是白河县总工会干部,2018年担任兴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以前的张正财,整日游手好闲,经常到村委会叫困难要救济。张吉海驻村后,在调查时了解到张正财的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儿子张家全是妻子改嫁带来的,没有出生医学证明等有效证件,始终没能登记户口,无法享受农村合疗、大病保险等政策,更严重的是没有户口无法录入学籍,张家全面临辍学的危机。在多方沟通协调后,在麻虎镇派出所的配合下,写申请、开证明、走访调查,张吉海全程代办,为张家全上好了户口。从此,张正财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把荒废的地种上了玉米,农闲时还在周围打零工。
为了帮助张正财脱贫,张吉海帮他制定了发展板栗红薯和“天红”辣椒的规划。2018年年初,张正财种了3000株板栗红薯和7000株“天红”辣椒,收入不错,年底就实现了脱贫。今年,张正财继续种了1万株板栗红薯。
张吉海说:“我出身农家,在乡镇工作时间长,受党培养这么多年,能为百姓干点实事,就要多干一点。”
村民刘家顺双目失明,之前在县城的一家盲人按摩馆工作,由于行动上的不便,他只得回到老家兴坪村。了解到刘家顺有开盲人按摩店的想法后,张吉海就多方为他争取资金,购买了两张按摩床,帮他办理了营业执照,还制作了宣传挂画和灯箱。刘家顺高兴地说:“现在我有事做了,手艺派上了用场,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兴坪村一组有成片的水平梯田,适合整片流转发展产业,由于道路不通,村民只能干着急。无奈之下,大家找到了张吉海,在他多方努力下,争取到50万元资金,硬化了2公里的路。在张吉海的影响下,村民陈敬苗将土地流转后,开始种植牧草。村民们不仅有了流转费,还能就地务工。
驻村以来,张吉海通过个人和单位为兴坪村争取资金100余万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村里人居环境,培育市场主体3家,引进社区工厂1家,辐射带动70余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
无论走到哪里,张吉海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成头等大事,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他说:“驻村工作没有多大诀窍,只要用真情感化村民,用真心帮扶村民,就能‘住’进村民的心坎里。”如今,张吉海成为兴坪村263户村民大家庭中的一员,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贫困户的好亲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黑成波)近日,白河县地方海事处联合县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会同县交运局、冷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同时邀请辖区船舶...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