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西营镇土泉村,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
郭伦应,一位退伍老党员,土泉村6组村民,家庭人口2人,因病及缺乏劳力,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郭今年67岁,因多年腿疾和腰疾,不能干重活。妻子江长凤63岁,虽年过花甲,却整日辛勤劳作。
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实施***后,不等不靠,养鸡120只、养猪1头,种植玉米3亩、甜杆2亩、魔芋1.5亩,依托养殖和种植业脱贫致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他们人老志坚,勤劳致富的事迹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老两口的老宅依山而建,屋檐挂满了一串串金黄的玉米,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前是宽敞的庭院,一捆捆柴火整齐地码放在角落。老郭带笔者参观了他东挪西凑2000余元精心打造的鸡舍,竹园里5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都是鸡的活动场所,外加一个宽敞明亮的可以避雨的圈舍。见主人过来,百余只鸡争先恐后地冲过来,一阵“咕咕咕、咯咯咯”的声音此起彼伏。江长凤介绍:“原先只喂了十几只鸡,这100多只鸡苗是县统计局干部凑钱给我们买的”。
交谈中,笔者得知老郭家原来的收入仅有每月百余元的养老金和退伍军人的优抚金,因子女都不在身边,家里地里的重活没人帮着干,因此生活很拮据。作为一名老党员,郭伦应也有着自己的觉悟。他坦言:“虽说自己快70了,可在农村80多还在忙忙碌碌干活的人也多得很,只怪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收入低。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帮扶单位县统计局对我们这些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很多,又是给鸡苗,又是提供养殖技术,我们感激不尽,一定要努力脱贫,就是累一点心里也是高兴的。”
老郭夫妇说到做到,去年4月凑了2000余元建好了鸡舍,主动请缨喂养100多只鸡。初春乍暖还寒,幼小的鸡苗非常脆弱。为确保所有鸡苗都可以存活,年迈的夫妻俩认真学习养殖技术,一点都不敢马虎。所谓天道酬勤,辛苦付出终于保证了鸡苗顺利生长。半年以后母鸡开始产蛋,为了提高产蛋率,老郭家的鸡全部采用散放喂养,除了玉米,山间的野菜和土里的小虫都成为鸡的美食。今年夏天持续干旱,野菜越来越少,一时间很多鸡要间隔好几天才产一个蛋。江长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想办法增产,最后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菜园,种一些高产的绿叶菜拌在玉米面里喂鸡,还加一点黄豆和花生豆饼,以提高产蛋率,真可谓费尽了心思。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老郭夫妇辛苦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甜甜的回报。在帮扶单位统计局干部帮助下,老郭家正宗的土鸡蛋畅销村、镇、县,常常供不应求。一年来,仅销售鸡蛋收入已近万元。养鸡之余,还忙里偷闲养了一头猪,种植了好几亩农作物,通过自己的辛劳,实实在在改善了生活水平。
通讯员周晓勤
新闻推荐
记者肖兵通讯员阮郁王西京秦学梅三个月前,29岁的丁飞一家六口还住在冷水镇中皇村的大山上,每年天南海北地跑,靠苦力挣钱,工作常常朝不保夕。如今,他已是厦门市郑远元修脚店的店长,工资翻了好几倍。个中...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