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兵 通讯员阮郁 王西京 秦学梅
三个月前,29岁的丁飞一家六口还住在冷水镇中皇村的大山上,每年天南海北地跑,靠苦力挣钱,工作常常朝不保夕。如今,他已是厦门市郑远元修脚店的店长,工资翻了好几倍。个中原因是技能培训改变了命运,教育创造了财富。
一年前,茅坪镇田湾村6组的周世清务工的煤矿塌方,左小腿断了两根骨头,卧床整整三个月。媳妇患病得吃药,儿子上大学要花钱,一家人没了主张。恰逢“农户+合作社+学校”模式诞生,他加入合作社,靠卖菜和务工撑起一个家的尊严。
过去六年,茅坪镇朝阳村4组的陈炎,人生毫不平坦,父母早亡,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在年初患病离世。打击接二连三袭来,学校始终站在他身后,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他关爱与温暖。
如今,教育扶贫的红火景象在白河大地全面铺展。从县到村,从教育行业内到行业外,多股力量层层交织,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扶贫网络,贫困学生及家庭呈现可喜变化。这变化发生在技能创造财富上,体现在“产教结合”的创新上,表现在学无所忧、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保障上。
教育和产业相结合,新思路打开教育扶贫新局面
竹篱笆在公路两旁的农田延伸,篱笆尽头,51岁的周世清正挥舞着手中的篾刀。“这些全是我编的,干一天能挣110块钱。”这里是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周世清正忙着编制篱笆,为全村的蔬菜基地打造“安全网”。
周世清是田湾村6组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病,儿子正在上大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去年他在煤矿受伤后,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断了。在这期间,白河县田湾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周世清随即加入成了首批社员。依托“农户+合作社+学校”模式,周世清种了6亩蔬菜,合作社为他免费提供籽种、传授种植技能,待蔬菜成熟后,统一收购,统一销往学校。“下半年受灾,蔬菜收成不好,卖了6000多块钱。之前我在合作社干活挣了3000多元,手头上篱笆扎完还能挣个2000元。”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务工,他再也不愁没活干。
提起“农户+合作社+学校”模式,白河人都不陌生。作为该模式的设计者和推动者,白河县教体局经历了长时间的考察和探索。田湾村是该局包抓的贫困村,摸底调查中该局发现这里适宜种植高山蔬菜,而农民的意愿也很强烈,唯一担心的是“菜多了没人要”。
分析多年的数据,该局发现全县84所公办学校共有学生24800名、教职工1800位,其中,寄宿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走读生每天在校吃一顿,加上教职工的就餐量。一年算下来,全县各校食堂在蔬菜、肉类和鸡蛋上的采购资金超过了1000万元。这么大一笔资金能否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
在反复调查、征求农户意愿和学校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5月12日,《白河县教体系统实施***帮助贫困村农产品促销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正式推出了“农户+合作社+学校”的农产品产销模式。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先要提出申请,经所在村镇同意后再向县教体局申请备案,备案准入后即可面向学校采供蔬菜。为保障食品安全,县教体局还组织市场监管和农林科技等部门前往合作社及采供学校督导检查,对不守信用,以次充好、投机倒卖、出现事故或人为质量安全问题的,清退出学校采购圈,拉入黑名单。
教育和产业,看似关系不大的两个领域有机结合,打开了白河扶贫新局面。“学校有需求,农户有产出,合作社科学规范运作,既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也从源头保证了学校食品安全。”该县教体局副局长黄涛说。
现在,首个加入“试点”的田湾高山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79户,其中贫困户占57户。合作社已建设示范基地30亩,全村发展蔬菜160亩,产量每月达50余吨,产值10万余元。从全县来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也因此受益。目前,全县已组建起15个种养合作社,覆盖10个贫困村,带动1246户贫困户、4288人人均增收1309元。
从“学得好”到“用得上”,高质量就业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我当上店长了,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块钱;我要好好干,向更高管理层发展;明年打算把家人接过来,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城里的生活。”(下转三版)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军号角。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今...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