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阮郁 李清泉 杨锋
“谢谢你们的帮助,我的腿现在好多了,要不是你们,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该怎么办啊?”在卡子镇仓房村,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王啟全,是白河县实施“2+1+X”健康扶贫帮扶模式的受益人之一。
两年前,王啟全被诊断出双下肢动脉闭塞,在面临被截肢和高额医疗费用的两难情况下,他放弃治疗回到家乡。仓房村责任医师团队医生程俭林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经诊断决定给他用中医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每天一副药,一半泡脚一半口服。”经过近半年的治疗和悉心指导,王啟全原本需要截肢的右腿居然可以正常行走。
今年以来,白河县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的“2+1+X”健康扶贫模式,组建了113个责任医师团队,组成900余名医务帮扶大军,与全县1678个因病致贫家庭结对帮扶,由贫困户根据自身需要,点单式选择个性化帮扶措施,让贫困户看病不再愁。
点单帮扶 “2+1+X”模式:织起健康脱贫“保障网”
“血压正常,要注意伤口周围卫生,建议饮食科学。”仓上镇天宝村村医吕生林一边检查,一边嘱咐陈树明术后注意事项。
家住仓上镇天宝村三组的陈树明今年51岁,2013年被查出患有食管癌,因为没钱医治一直拖到2014年才做手术。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术后康复一直不是很好。
健康扶贫工作开始后,该县不仅为陈树明争取了各项惠民政策,还安排吕生林作为他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检查和指导用药。
“像陈树明这样的因病致贫家庭,重病、大病是他们脱贫的最大障碍。”白河县卫计局副局长宋祖林说:“如何解决他们看病不再愁因病致贫、健康脱贫问题,经过充分论证,全县针对性地制定了‘2+1+X’健康扶贫模式,\‘2+1’即由1名医疗技术人员和1名帮扶干部‘靶向\’帮扶一户因病致贫家庭,‘X’则是根据因病致贫家庭需求,分类给予帮扶,对有母婴健康保健需求的妇幼保健医生给予指导,有健康预防知识需求的健康指导员进行培训,有发展产业需要技术指导的协调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李医生真是好人,要不是他及时到家把我送到医院,后果是啥,现在想来都害怕。”贫困户张顺英提起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仍心有余悸。
家住仓上镇槐坪村的张顺英,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冠心病,每年都要住六七次院。由于住在山上,加上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每次发病家人都是手足无措。
“2+1+X”健康扶贫模式实施以来,槐坪村村医李方政就成了张顺英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查体和指导用药。“平时注重预防,又学到了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也不慌了。”张顺英的丈夫李正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1+X’健康扶贫模式的实行,变以往医生坐在诊室等病人上门为现在的群众\‘点单’医生上门入户,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有病乱投医、小病不治大病拖的现象,通过\‘靶向’服务,指导贫困群众精准就医,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白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治俊说。
“四重”补偿:不让一个贫困群众看不起病
52岁的李久奎终于鼓起勇气,迈进了小双卫生院的大门。
李久奎是白河县冷水镇小双村五组的贫困户,家中四口人,妻子智障,女儿聋哑,儿子年幼,家庭生计全靠李久奎一人。因为没钱,罹患脑溢血的他,“一见到医院心里就发虚”。
让李久奎鼓起勇气的是,白河县针对贫困户制定的“四重”补偿医疗救助机制。在白河,像李久奎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大病住院治疗的费用,经过“四重”补偿,最多只需自费10%。
目前,“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大病专项救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举措已全面铺开,白河县1678户5217名因病致贫的群众实现了“四重”补偿医疗救助兜底,极大地减轻了负担。
“以前得了病,感觉天都要塌了,没想到这次没花多少钱就把病看好了。”说起今年3月份在太和医院的治病经历,程及文连声感叹。
程及文是卡子镇凤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5口3人患病,罹患胆囊管结石的他,小痛忍,大痛吃止疼药,始终未进行有效治疗。不料,小病拖成了大病,今年3月初,程及文腹痛难忍,经诊断为胆囊管感染致肝胆感染,必须实施肝脏切除手术。(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龚万炳胡艳艳)“道理还是大家评才起作用,我们谈了好几年都谈不下来的问题,通过开展道德评议解决了,臭了五年的下水道也终于能治理了!”白河县西营镇新建村道德评议会副主任雷西才高兴地说...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