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白河新闻 > 正文

小山沟里涌动产业潮

来源:经济特刊 2017-09-11 09:40   https://www.yybnet.net/

“当月投资,次月见效,半年回本,”在白河县麻虎镇里龙村,67岁的余青华正宝贝似的侍弄着他的中蜂,“这个季节做好蚂蚁和胡蜂防护工作,下半年产量就有保证了。”

家住里龙村1组的余青华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严重的尘肺病,干不了体力活,两个女儿相继出嫁后,老余家生活就愈发困难了。

“年纪大了,身体也不中用了,日子该咋过哟?”正当余青华一筹莫展之际,里龙村益康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申兵主动找到他,邀请他加入到自己的合作社发展中蜂养殖。

“这是在帮扶我呢,养蜂活轻,见效快,说什么我也要干起来!”通过合作社垫资、帮扶干部出资和自主筹资,余青华接回来了5箱中蜂,第三个月就割了12斤蜜卖了700多元钱。“技术由黄龙县请的专家手把手地教,蜂蜜合作社回收,以往哪有这么好的事。”余青华说,有个长久的挣钱项目,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与余青华的选择不同,邱德荣选择了养牛。“养牛虽然见效慢,但价格波动较小,农忙时节还能犁地挣钱呢。”邱德荣介绍,前两年她还在为生计发愁,如今变成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多亏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啊! ”

里龙村4组的邱德荣,丈夫去世后,与同村的陈厚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9口之家,大儿子智障,小儿子视力障碍,外加年幼的孙子,生活的担子全靠夫妻俩挑。在政府和帮扶部门的帮助下,邱德荣依靠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养了15头牛,家里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弱劳力得到了有效利用,脱贫也有了眉目。“今年我还种了十几亩地,养了2头猪,40只鸡。虽然苦点累点,但能脱贫致富,我浑身都是劲。”邱德荣兴奋地说。

一个贫困的小山沟,产业何以不断涌现?里龙村党支部书记杨先文坦言,这一切得益于帮扶部门白河县经贸局正确的脱贫思路和产业发展规划。

“全村在册贫困户157户472人,贫困人口占比达47%,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矛盾频发、发展动力不足,是全县较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里龙村第一书记胡定升介绍,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和里龙村的现状,县经贸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为里龙村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促脱贫的路子。

如今,原本贫穷的小山沟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制衣厂、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带动贫困脱贫的中坚力量,42户贫困群众实现了就地就业。中蜂、汉江黑猪、白山羊、黄牛等一批特色养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或成为产业建设主体,或在园区就业成了产业工人,走上了产业脱贫的长效之路。

“我们结合里龙村的贫困实际,制定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在猪、羊、鸡等短期产业激发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通过发展中蜂养殖、服装制造等长期产业,进一步夯实群众致富的基础。同时,在县内的规上企业与村内的小微企业、家庭作坊之间牵线搭桥,实现贫困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切实帮助他们增收脱贫。”县经贸局局长刘正印说。

通讯员 陈和柱 李清泉

新闻推荐

白河编办爱心助学

本报讯(通讯员霍斌杨勇)白河县编办日前在冷水镇星义村开展了“践行新民风,大家齐行动”爱心捐助活动,组织星义村利民建材厂等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捐款7000元,帮助该村今年考上大学的7名大学生顺利入...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生命与书同在2017-09-05 09:20
猜你喜欢:
评论:(小山沟里涌动产业潮)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