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时间酝酿古街巷 绽放风华千百年

来源:江淮晨报 2021-09-06 00:31   https://www.yybnet.net/

北闸老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黄屯老街上依稀可以读出旧日熙攘时光。

如今的二龙街被打造为了美食街区。

烔炀老街古韵犹存。

昔日的李鸿章当铺就坐落在北闸老街上。

过去,长临古街是肥东通往巢湖的必经之路。

长临古街如今是长临河镇的核心景区。

古街,就像生长在城市里的参天大树,一砖一瓦犹如枝叶根须,都刻满了厚重的历史。在巢湖一带,也有着许多“养在深闺”的古街老巷,它们记录着这方热土的历史渊源,沉淀着巢湖流域的文化古韵,见证着世代相传的地域文明。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巢湖周边一个一个的古街,去探寻那些镌刻在千年记忆里的古老街巷。

长临古街见证淮军的兴盛与荣光

吴氏旧居、百年邮政、中华老报馆、民俗文化馆……每每徜徉于长临古街,看着那些刻满沧桑的建筑,感受着积淀旧时光的古韵,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让人不禁想探寻曾经的繁华密码。

望名既知,长临古街就在长临古镇上,它的历史自然也离不开小镇的悠久和厚重——古镇临湖襟河,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

据《安徽省建制沿革》记载,长临河镇在夏商时期为淮夷部落,战国时则属楚巢邑管辖,已形成集市。元末军阀混战,战火破坏严重,居民十不存一,后迁江西“瓦屑坝”移民,逐渐形成现今特色的江淮古建筑群。

长临古街就在小镇的核心区域,如今也是长临河镇的核心景区。这条长约两三百米、呈“丁”字形的古街巷,曾是名为“万家河口”的水运码头。寻访了许多当地的老者,再结合一些古籍、资料,不难捋出曾属于长临古街的兴盛与荣光。

过去,长临古街是肥东通往巢湖的必经之路,随着水运兴起,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年间,这里便成为巢湖沿岸一个重要的码头。附近出产的竹木,都要从长临古街所在的码头装船,通过巢湖运往芜湖等地,再由返回的货船运来生活用品。

不少当地人都听家中老人说过,当时的长临古街热闹非凡,沿街处处都是人家和商埠。“有店、庄、堂,也有铺、房、坊,还有各种摊点,各型各态的商业,数不胜数。”长临河镇居民吴云林世代居住于此,从小听着小镇故事长大,他介绍,当年古街上最多的就是米行、布庄、药店、酒馆等,整个长临河镇内更是商埠遍布。

自古以来,有码头的地方总是水手聚集,长临河镇当然也不例外。当年,长临河镇随处可见水手的身影,古街上更是有不少为水手开设的服务业,20世纪初还出现了肥东地区最早的照相馆。

除了当年的商业繁荣,吴氏家族的古民居也是令小镇人与有荣焉的历史留痕之一。

根据记载,南宋宝庆元年,即1225年,吴氏一世祖吴宛廷夫妇自徽州婺源迁到肥东境内茶壶山东,二世祖吴再三又生六子迁到了长临河镇,从事农耕生活。八百年来,吴姓在此繁衍生息,发展成为颇有声望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

清末年间,长临河镇六家畈村数百人参加淮军,诞生了吴毓芬、吴毓兰、吴同仁、吴育仁、吴谦贞、吴球贞等18位杰出的淮军将领。他们返乡后官高位显,在家乡大兴土木,盖房置地,建起了一座座深宅大院,使得六家畈乃至长临河镇空前繁荣。

现在长临古街上的百年邮局,便是淮军“华字营”统领吴毓芬、吴毓兰兄弟的其中一处宅第。院内枝繁叶茂的古广玉兰树,是当年李鸿章赏赐的。长临古街的东街,有一座青砖小瓦的徽派古民居,这里是“测绘将军”吴忠性先生的旧居,宅内水井旁有一颗吴老亲手栽种的桑树,寓意“桑梓之子”。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长临古街的水运繁荣早已不复存在,却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悠悠诉说着属于小镇的古韵文明。

北闸老街难忘记忆中的旧时光

“每去一次,回家总要津津乐道好几天,并且成为同伴们羡慕的对象。柘皋的玉栏桥、河东、河西……都令我眼花缭乱。柘皋河里的木船,穿梭来往,令我神往……玉栏桥上的夜点摊上灯火和清脆的叫卖声,又令我垂涎……”

这是作家鲁彦周笔下的故乡——柘皋镇。是的,探寻巢湖的悠久历史,柘皋镇一定是个绕不开的存在,千年古镇有它、文化传承有它、古民居群有它……这样的一座小镇有条老街理所当然。

“柘皋是环巢湖最古老的集镇,既是楚、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分野的一尊‘界碑’,又是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之间融汇交流的一座‘通埠’。”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昭堂介绍,柘皋是西周群舒一支在此建立的宗国,西汉置橐皋县、唐置橐皋镇、南宋时改称柘皋。

和长临河镇一样,柘皋镇自古水路发达、物丰气润,春秋时期就因此成为了商贸交换地,唐朝年间是庐州府之东的一大财物聚散市埠。到了清朝,拓皋镇的商业颇为发达,是安徽三大重镇之一。特别是清末民初,镇上有九街十三巷,今天仍现存的“北闸街”就是其中一条。

“听老人们说,这条北闸老街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一直是柘皋镇的商业要地。”小镇居民、“洪氏银器打制”传承人洪金泉介绍,当年“九街十三巷”现存完好的仅有北闸街和桥西街,其中,北闸街南起十字街、北至北闸口,原长480米、今长230米,存有古民居建筑600多间。

进入老街必须先通过玉兰桥,这条距离老街约20米远的古桥,曾被人称作“遇难桥”。民间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此遇难,被一渔翁相救,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报答救命之恩,派人修了这座桥,解放后改名为“玉栏”。在当地人心中,这个传说也是小镇、老街历史悠久的佐证。

漫步古街,巷陌两边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两层的木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有些房屋的门是过去店铺常用的“槽门”,屋外斑驳的墙体上还依稀可辨商号的名字:“恒记号南北货”“胡德成缫丝店”,店名层层相叠,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之景。

“过去,我们这整条街都是店铺,杂货铺、当铺、裁缝铺、酱铺、酒坊、珠宝行等,一间店铺挨着一间,各行各业都有,热闹得很。”说起北闸街上的老商号,小镇老人如数家珍。据说,过去每天一大早,商号的伙计们到店里头件事就是“下门板”,此起彼伏的声音唤醒了整条老街。

如今的北闸街是重新修缮的,曾经浸润岁月的古青石板都已更新。所幸还有居民保存了几块古石板,见过的人都说上面有很多沟印,都是过去用独轮车推货时留下的,“不长的石板上留下这么多的沟印,可以想见当年这条街是怎样的车水马龙。”

其实桥西街也值得写上一笔,这里曾有杨、冈、谢、阚家大院,也有三阳商号、李家仓房、发电厂,还有城隍庙、罗汉寺、万慈会积善堂等古宅民居、店铺商号、寺宇庙堂,一度有着“东湾苏褚王,西门阚李杨”之称,可见其在巢北一带的名望和实力。

古朴柘皋、厚重底蕴,行走于老街的徽砖青瓦间,总是让人感喟时间的留痕。

烔炀老街梦寻千年历史留痕

烔炀镇地处烔、炀两河交口,河水汇入巢湖,故取名“烔炀”。据康熙巢县志记载,烔炀古镇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因为水运便利,烔炀镇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街景繁荣,为当时巢县西乡重镇,也是重要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听老人们说,早在清朝同治年间,我们烔炀镇就已经建制设镇了,常住人口约5000人,这在当时已经非常繁荣了。”小镇居民、李克农故居负责人蒋本芝介绍,曾经的烔炀镇有四街六巷,包括南北主街、桥东小街、金家巷、巴家巷、罗家巷等。

当时的老街,街道皆为青石板铺成,老街房屋皆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槽门,前店后坊,大部分建筑为二层楼阁。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烔炀街巷遍布京、广、杂、山等各色商店,织、砻、磨、糖、糟等多种作坊,竹木商行、茶馆酒楼、旅栈戏园、宗祠当铺、工厂匠铺等约有300多家。

而今,烔炀老街仅留有一条,南北长约200多米、东西长近150米。老街虽短,但风貌依旧,青砖青瓦、飞檐翘角、砖木石雕,古民居、商号等房屋接连,古韵悠扬。

当地有名的“乐陶轩”酒楼,也被当地人津津乐道。据说1940年,张治中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就是在这里办酒席宴请相邻的。老街上的食肆不止于此,这条老街过去是烔炀传统食品店铺集中区,有着不少知名的老字号,其中“四镶玉带糕”更是远近闻名。

烔炀老街东闸口的墙上,镶嵌着一块“正堂陈示碑”,高1.2米、宽90厘米,四周刻有山字回纹。烔炀镇文化站站长马松柏介绍,正堂陈示碑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公告,其立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当时的巢县县令陈炳所立。

古镇已“新”,老街已“老”。老街上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但那些遗存至今的古迹还在诉说着属于这里的风雨往事。

黄屯老街古朴靓丽的皖中宝地

黄屯,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名字,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地方,它从千年烟尘中走来,吸引着人们前去追寻、探索。

“黄屯老街的历史实在太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东汉农民起义军首领黄穰屯兵的地方,也是因此而得名。”在黄屯,随便觅一处居民聚集的地方,打听关于老街的历史,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总是谈兴深浓,不厌其烦地介绍属于这里的千年往事。

史料记载,黄穰起义发生在东汉灵帝光和三年(180年),这也是东汉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

黄穰领导了东汉末年第一次汉族农民大起义,《后汉书》(卷三十一)中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载:“会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连结十余万人,攻没四县,拜康庐江太守。康申明赏罚,击破穰等,余党悉降。”当时,东汉全国人口大约近4000万,而黄穰起义人数达十余万人,可见这次起义规模宏大,影响极其深远。

“后人们为了纪念黄穰,把他屯兵的地方称作‘黄屯’,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这里的地名。”老人们说,经过千余年的岁月风霜,黄屯老街早就已经“换新颜”,但还有沉淀历史的文化古迹,还在向世人传递着属于老街的厚重与沧桑。

比如:帅旗峰,据说黄穰当年以山洞为帅府,将帅旗(杆)屹立府前山峰,后人称此峰为帅旗峰;黄穰每日于山冲演习操练,长约十里,后人们将此地命名为“黄演冲”。此外,还有会军桥、望湖碑、殷山墓、祖师洞等等,各种遗迹、遗址遍及黄屯境内。

另一个刻画黄屯古朴质感的就是老街了,这条长约800米的古街拥有明代建筑3间、清代建筑108间,粉墙黛瓦、朱阁重檐、雕梁画栋,依稀可以读出旧日熙攘时光。

黄屯居民戴宗光介绍,和巢湖滨岸的许多古老街巷一样,黄屯老街以前也是个水陆码头,其从唐朝起就有了商贸往来,但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在清朝光绪年间。“老街就像个中转站,把黄屯特有的物品,比如:竹器、木器、茶叶、山货等销往外地,也将其它城市以及圩区的东西由此运往山区,连通往来。”

据20世纪70年代黄屯境内出土的“马氏碑记”载,明天启年间,黄屯老街是东西向,明末清初形成半边街。雍正八年,黄屯老街毁于一场大火,半边街一片废墟,重建后将街市改为南北走向。如今的黄屯老街,街巷格局为两横一纵,南北两面各一条横街,中间为一条纵街。其中,纵街为上街,也就是最原始的黄屯老街;南北走向的横街,则与黄屯河水流方向一致。

走在今天黄屯老街上,总能让喜爱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收获惊喜,这里处处可以觅得千百年来跳动的文化脉搏,比如:打凉垫、扳竹床、手扎龙灯等等,展示着这方水土的人文之美。

“古话说‘靠山吃山’,黄屯周边随处可见翠竹依山,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毛竹之乡’,我们黄屯的乡民很多都是以篾器竹编为生的。”戴宗光介绍,正因为此,老街的商贸最初也是始于各类竹器手工作坊的。老街还出了一位民间竹雕艺术家张长江,他的“竹艺三绝”——竹画、竹造型、竹刻巧夺天工、令人惊叹,其竹雕作品巨扇《和鸣图》还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

不仅是竹器加工,打铁铺、钟表铺等,很多在别处早已销声匿迹的风物、商铺,在黄屯老街还依然保留,成为一代又一代黄屯人不舍的坚守。或许正如人们评价:黄屯,早就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情怀,被生长于这一方水土的人代代相承,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血液一般流淌于黄屯人体内。

二龙街吟唱着凄美之恋的古街巷

二龙街,熟悉三河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也不陌生,其名虽然有“街”却是个古村落,但境内也确实有历史悠久的古街巷。

当地人介绍,“二龙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与一段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后唐天成二年,孕妇杜氏在被追杀途中产下了两个男婴。为保住两个婴儿,杜氏之夫赵弘殷用两个箩筐挑着两个婴儿逃命他国避难,其中就途经了如今三河镇小南河南岸。两个男婴,正是日后成为宋朝前两个皇帝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他们曾避难逃命的经历让此地得名“二龙街”,留下了“二龙桥”“黄水井”“黄道”等传说。

据当地人说,三河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因水陆交通方便,三河自古商贸十分发达,是徽商几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二龙街上的客栈、酒楼、茶馆、米店、布店、杂货店等也一个个应运而生,人丁兴旺、生意兴隆。

当然,属于二龙街的熙攘故事,与其它几条古街巷并无二致,无非是繁华与更繁华的区别。真正让二龙街闻名于世的,是一段凄美的生死之恋,也就是庐剧经典剧目《小辞店》的原型故事。

曾经,二龙街上有一家客店的老板姓胡,名翠莲,排行老二,人称胡二姐。胡翠莲不但长得苗条俊俏,而且能言会道,每日以一张热情的笑脸接待客人,生意做得十分红火。

情缘牵线,胡二姐与投宿客人蔡鸣凤互生情愫,结下私情。为了能长相厮守,蔡鸣凤决定回老家湖北与妻子朱氏和离,不想刚到家就被朱氏和情夫谋害性命,碎尸八块埋在家院的地下。幸亏有目击者揭发,这桩惊动鄂皖两地的杀人命案终于告破。

蔡鸣凤被害的噩耗传到三河集镇,胡二姐千里迢迢赶至湖北稀水,跪在蔡鸣凤的坟前挥泪吊唁、诉说衷肠,之后撞碑殉命、追随九泉。胡二姐与蔡鸣凤的这段生死之恋,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实为大胆之举,一时,在合肥和湖北等地广为流传。后来,人们将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成庐剧《小辞店》,很快唱红了大江南北。

今天的二龙街被打造为了美食街区,意境古朴的石板路、朱阁重檐的古宅院和流光溢彩的老字号等,都被浮华的喧嚣所淹没。但你若愿意寻找,在二龙街上总能看到那悠悠千年的留痕,老街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进行着,将悠久厚重的历史、悠长迷人的故事都展示在世人面前。

晨报记者 王靓/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好网民”微电影征集活动正在报名 职工可通过“芜工社”微信公众号参与

本报讯为充分展示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采,由市总工会、市委网信办联合承办的安徽工会“好网民”正能量...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时间酝酿古街巷 绽放风华千百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