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在皖金融机构正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培育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营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3月15日,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不少银行为服务“人才链”推出专属金融产品。
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核心企业
“各金融机构聚焦产业链‘群主’企业、供应链‘链长’企业,充分运用场景化业务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授信延伸和批量服务。”记者从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省内不少金融机构正全力支持产业链发展。其中,浙商银行合肥分行通过平台化授信业务模式,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民生银行探索开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信融E” 网络融资产品,通过网络化、电子化的手段实现产业合作,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截至2月末,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仅民生银行合肥分行“信融E”产品累计为3户核心企业投放5595.38万元,支持供应商融资31户,涉及制造业、科技开发等多个行业。
运用“大数据”信用信息链服务中小微企业
目前,安徽正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持续优化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整合归集工商、税务、社保、司法、电力等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模型开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征信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截至2月末,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119家,发布金融产品264项,累计解决融资需求4.92万笔,涉及金额1741.54亿元。
推出专属金融产品服务安徽省“人才链”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在皖各银行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赋能金融科技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2021年初,建行安徽省分行联合省总工会,推出“劳模贷”综合金融服务,改善安徽省劳模创业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助力人才竞争实力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截至2月末,已成功对接10户目标劳模企业,发放贷款170万元。另外,浙商银行合肥分行针对安徽省高层次人才推出“人才支持贷”“人才卡”等专属金融产品,对符合国家级资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贷1000万元;对省级资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贷5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可贷3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由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军休一所共同主办的“抗美援朝战争文物展”在省图书馆展出。此次展览以抗美援...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