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自贸区专项推进行动计划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接下来,安徽自贸区将在营商环境、投资领域改革、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法治保障、片区联动和复制推广等九个方面发力,经过3-5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营商环境】
形成一体融合的自贸区服务体系
除了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安徽自贸区将开展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一方面,鼓励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自贸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对重点领域进行专项评估,探索加强评估成果应用。同时,还将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自贸区内出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在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同时,自贸区还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皖事通办”升级版,为区内市场主体提供便捷化、智慧化、个性化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推动系统数据的共享对接,形成覆盖手机端、电脑端、电视端、自助端和窗口端等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自贸区服务体系。
目前,“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正在全省加快推进。今后,对自贸区内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也将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投资改革】
支持外资参与自贸园区开发建设运营
在科研和技术服务、电信、教育等领域,安徽自贸区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等限制。其中,重点是鼓励外资投向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贸易、电信服务、教育等领域,力争在自贸区形成新突破;同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电子商务、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类、呼叫中心电信业务。
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允许注册在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外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支持外资参与自贸园区开发、建设与运营,鼓励外资投入园区产业基金……接下来,这些利好都将在安徽自贸区一一实现,对引进优势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领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给予重点支持。
未来,安徽自贸区还将推广市场化招商模式,探索成立企业化招商机构。“鼓励3个片区采取政府雇员、聘请招商顾问、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投资促进机构专业化建设。支持3个片区与国内外招商代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支持有条件的片区建立企业化招商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自贸区还将持续推进合肥、芜湖中德合作园区建设,在国际合作、智慧园区、综合服务等方面建立形成各项标准,为全省其他国际合作产业园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贸易高质量】
进口鲜活农产品“随到随检”“即查即放”
未来,安徽人“海淘”将更为便利。方案提出,支持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及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推动合肥片区内综合保税区用足用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吸引长三角地区自贸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重点项目在合肥布局设点。
另外,方案明确,对境外进入自贸区内综合保税区的食品实施“抽样后即放行”监管,同时探索建立长三角海关查验作业一体化操作流程,提升长三角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目前,安徽正着手完善和推广“海关ERP联网监管”,在自贸区内探索实施核查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网上监管,探索推进运用“互联网+核查”“线上+线下”核查方式。
对于鲜活农产品检验检疫,方案也有详细部署——简化动植物检疫审批程序,实施全程网上办理。在自贸区内对进口鲜活农产品采取“随到随检”“即查即放”模式。压缩自贸区内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流程和时间,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金融开放】
支持合肥片区申创金融支持科创改革试验区
今后,安徽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扩大企业受益面;探索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重点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
接下来,安徽自贸区还将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合肥设立子基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自贸试验区转化、产业化。同时,引导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集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在自贸区内依法合规设立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专门服务科创企业的金融组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金融创新,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除了鼓励保险公司发展科技保险,拓宽服务领域,接下来,安徽省还将支持自贸区内金融小镇依法依规开展私募投资基金服务;并支持合肥片区积极参与申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
【创新驱动】
支持重要国际组织在肥设总部或分支机构
去年,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接下来,安徽自贸区将全面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健全服务保障机制、省院市校企多方投入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机制,努力打造“航母级”科技创新平台。
一方面,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资助机制,加强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科技支撑。
同时,提升拓展全超导托卡马克等现有大科学装置功能,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雷电防护与试验研究重大试验设施,积极布局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强光磁、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等设施。
此外,加快在脑科学、集成电路、陶铝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支持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环境科学研发平台、高速磁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建设。
今后,安徽自贸区还将支持重要国际组织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在世界前沿关键领域参与或按程序报批后发起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产业升级】
支持合肥片区创建智能语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产业升级方面,除了要积极组织申报争取相关产业纳入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接下来,安徽自贸区将支持合肥片区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其中,在未来产业方面,重点是支持超前布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将支持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在技术源头、技术溢出和产业孵化、产业扩增等环节加快形成量子信息产业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重点是支持自贸区合肥片区创建智能语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另外,加快推进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等研发产业化,支持开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超导质子放射性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体外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服务战略】
支持中欧班列(合肥)申报国家示范工程
近年来,中欧班列(合肥)已经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接下来,安徽自贸区将支持其纳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支持其申报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同时,加快合肥国际陆港项目建设,做好中欧班列场站二期规划,提升自贸区内铁路运输水平,将中欧班列(合肥)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物流枢纽。
在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建设,推进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的同时,鼓励建设中东部地区连接中亚、欧洲的铁水联运大通道,推动建立多式联运体系。重点是打通连接中亚、欧洲的铁水联运大通道,常态化开行合肥—宁波、合肥—上海铁海联运,开辟更多铁海联运线路。
【法治保障】
加快制订《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今年省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制定《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此次方案明确提出,聚焦建立健全自贸区管理体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推进自贸区条例制订。
今后,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知识产权协作处置机制都将得到完善。推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适应的高效便利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临时仲裁等制度创新。同时,在自贸区内探索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信息通报、配合调查等机制。
【片区联动】
启动建设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安徽省还将对接上海、江苏、浙江自贸区,推动长三角地区自贸区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合作发展,开展科技协同创新,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同时,推动安徽自贸区与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其他自贸区联动发展,共同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借鉴其他地区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及时向国家上报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安徽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此外,将加强自贸区与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经开区等区域联动,放大辐射带动效应。
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平台功能、人才团队、政策支撑、管理体制、创新意识等方面综合考量,启动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率先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经验,并不断增强自贸区辐射带动作用。
统筹: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方佳伟
采写: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方佳伟乐天茵子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金融活水润实体 春风化雨惠三农 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银担互通系统正式上线
2021年2月3日,九江银行合肥分行与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银担互通系统正式上线...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