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安徽大剧院胜利闭幕。参会的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很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徐建: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增多
省政协委员徐建认为,近年来,安徽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就业工作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给稳就业带来较大压力。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6.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2%,但同比下降6.7%;四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虽然连续5个季度位居中部省份最低,但同比上升0.1%,就业重点指标同比下滑,稳就业压力增加。”
据徐建介绍,“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预计‘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4000万人以上的高位,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保持在70万人以上,预计今年大中专毕业生超过35万人,较去年增加7000人左右,新增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此外,受疫情和就业意愿等因素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增多,就业见习等就业准备人员后期仍需跟踪帮扶。
为此,徐建建议,加快健全财政、货币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重要产业规划同步设定就业增长目标,在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实施更有利于劳动者跨区域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形成与“三大宏观政策”相匹配的政策体系。
省政协委员张怀科: 探索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停车收费统一优惠
省政协委员张怀科介绍说,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约10.5万辆,占全国比重7.7%,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在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环节仍然存在“断点”“痛点”和“堵点”。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智能化、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方面产业技术相对薄弱,车用芯片、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新能源汽车行业跨度大、应用广、业态新、关联性强,但企业间交流合作不足、各自为战;充电设施产业面临充电需求难以满足、设施利用率低的双重压力;跨区采购物流成本高,对整车竞争形成制约等。
为此,张怀科建议以省级产业基金为引导,通过参股、上市等方式,培育“链主”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的细分冠军。提升零部件生产制造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依托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汽车产业形态。在全省规划布局汽配供应园区,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长三角地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组建新能源汽车物流服务联盟,加强组织协同,发展合作伙伴,鼓励“结对子”深度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态联合共同体。
同时,把握主力消费人群的审美趋势,融合潮流科技,打造将年轻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有效结合的现代品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围绕“制造+服务”,探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出行服务、网上服务、充换电服务的便利度;加密安徽省中心城市之间网点与骨干高速公路布点,加快区域充换电站和专用停车位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及充电桩配比率;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探索停车位共享,充电费、服务费与停车收费统一优惠,实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跨越。
省政协委员戴夫: 垃圾分类不是“一分了之”
省政协委员戴夫说:“垃圾分类不是‘一分了之’,必须加快配套体系建设。”
“安徽省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推进缓慢。根据2019年实施的《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要在马鞍山、安庆、阜阳、亳州、黄山、滁州、合肥建成运行7个餐厨垃圾处理厂,但目前已建成并运行的仅有合肥。另外再加上2019年之前建成的铜陵、淮北、芜湖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餐厨能力仅有700吨/日。而合肥一市产生的餐厨垃圾就高达10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戴夫认为,受限于处置技术发展,有害垃圾的处理多由专业的危害品处置企业负责。但是此类企业对于占生活垃圾总量约0.3%的有害垃圾,缺少专业处理场所,回收意愿不强,导致在电脑、手机等电子类产品零部件回收时,二次污染极为严重。
戴夫建议,安徽省要推进再生资源利用系统的两网融合。实现市场信息共享,盘活现有的再生利用资源。投资改造、提升或新建回收市场,并支持其开展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
省政协委员潘昱竹: 地方戏曲传统剧目应尽快“数字化”
省政协委员潘昱竹建议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大戏曲人才培育,加快各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数字化建设,扶持新创剧目。
目前部分国有、民间院团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生存困境和市场运营难题,地方对培养戏曲原创力量尤其是青年戏曲工作者重视也不够。“有的地方院团人才流失严重,有的剧种出现青黄不接甚至是断档的情况。”这让她感到忧心。
虽然处在新媒体时代,但仍然有不少地方院团不会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原创艺术作品。因此,潘昱竹认为应当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全省各地组织培训青年戏曲工作者包括编剧、作曲、戏剧理论与评论骨干,通过提高理论修养、提升业务本领,引导全省戏曲从业者练好基本功,并推荐戏曲传承人参与省内外乃至国家级戏曲交流平台。”
同时她建议加快各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数字化建设,应用于地方戏曲政策制定、研究创作、公共文化服务等;加大新创剧目扶持,重点从资金、专业指导方面扶持新创剧目。
“我们要总结和借鉴近年来特别是抗疫期间文艺实践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推动线上线下资源共享一体发展。”潘昱竹建议通过创新线上地方戏曲表演传播途径,建设线下地方戏曲舞台艺术场馆,探索戏曲艺术发展新空间,从而更好地展示安徽地方戏曲文化。
省政协委员金维加: 今年要打通省内异地购药不能直接划卡结算的堵点
省政协委员,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维加表示,今年将着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目前安徽省职工医保省内异地药店购药,存在不能直接划卡结算的堵点。比如蚌埠的参保职工出差到合肥药店买药是不能刷医保卡结算的,还没有打通。”金维加表示今年将完善制度,修订政策,改造系统,把它打通,方便群众。
对于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政策不统一的这一痛点问题,金维加说,“目前,同一个城市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参加职工医保在门诊慢性病待遇上是不一样的。今年我们将探索完善职工与居民医保门慢病种不统一,认定标准不统一等不合理的现状,提供更加公平普惠的医疗待遇。”
与此同时,针对省外异地就医监管难的问题,“现在的政策是执行参保地的政策,就医地的目录,由就医地负责,对医保基金诊疗行为进行监管,带来了监管责任不落实的难题。”金维加表示将适时发起联合稽查,每年开展省际互查,规范诊疗行为,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省政协委员程磊: 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省政协委员程磊在今年省两会上建议:“为了招才引智,安徽应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安徽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百余所大学,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超120万人,居全国第9位;科研机构数已超6000个,专业技术人才超300万,人才资源丰富。近年来,皖籍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一大批皖籍人才在各行各业头部企业担任高管。中国两院院士中也闪烁着皖籍院士的身影。
“然而安徽每年人才流出量在全国靠前,流出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程磊指出,“尽管安徽出台了相关人才政策,但是如果只拼政策,还不足以吸引人才。”他认为,家乡情怀是影响个人或企业是否选择回乡发展的重要因素。程磊调研发现,近年来安徽省竞争力逐渐增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皖籍人才开始有所回流,但回流整体规模不大,且各地对皖籍人才数据掌握不够精确,无法点对点进行人才引进,鼓励皖籍人才回流的机制和政策还不够明显。
因此,程磊建议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健全皖籍人才流动机制。“由人才办牵头,依托院校资源,建立人才数据库,为本省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支持长三角城市建设区域性人力资源配置中心,为省外皖籍人才回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程磊在调研中得知,马鞍山市早在2018年便开始建立马鞍山籍人才数据库,如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市统计每年考出去的人才就业创业情况,为本地招商引资、产业对接、人才引进等各方面提供人才数据支持。”他认为可以学习该市的先进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新闻推荐
2020年4月30日,“安徽科技大市场”正式揭牌。8月13日,安徽科技大市场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成功举办。半年多...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