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存在政策兑现门槛较高、缺人才等问题,省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建议,要下大气力推进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
“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用人成本上涨,人员流动大、流失率高等用人困境。”刘志峰表示,缺人才,导致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弱,产品竞争力不强,鲜有领先于全国的技术与创新产品,直接制约企业提质增效。
“数字化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峰表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要解近忧更要谋长远。为此,他建议鼓励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开发更适合中小微企业需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产品和服务,让中小微企业不用承担过高的开发成本,就可以享受到专业、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同时,还应该降低政策实施门槛,重点激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专业性强、有特色、有特长的技术与产品。同时提升服务工作前瞻性和精准度,助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中小微企业是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螺丝钉”。刘志峰建议,各地可以考虑采取“1+N”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围绕安徽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通过导入行业头部企业、平台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加快融入、加速转型。
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人才难题,刘志峰也呼吁,支持“平台+企业”育人引人用人模式,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共建模式,通过“借脑研发、柔性引才”,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高端人才难引难留的困局。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结...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