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至节气的到来,各地降温幅度不小,许多人都穿上了羽绒服御寒。
近日,在上海地铁上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一女孩在乘地铁时,坐下的瞬间身上的羽绒服一角突然“炸裂”,白色的毛絮飘满了地铁,弄得邻座的乘客一身白毛……
视频刚出,就引来不少网友的调侃,这是“爆”款羽绒服。但这并不是笑话,羽绒服真的会爆炸!
“爆炸”款羽绒服并不少见
有人就会问了,穿了这么多年的羽绒服,没听说过爆炸的事,“这好好的羽绒服,怎么就‘炸’了呢?”
实际上,羽绒服“爆炸”的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羽绒服内部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时,会产生静电,容易导致“爆炸”。
而因为羽绒服处理不当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2017年3月,广东的一对夫妇将羽绒服等衣物放入洗衣机洗涤,随后便出门了。没想到竟然发生爆燃事故,并产生了明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当消防员将火扑灭时,洗衣机已经烧得焦黑。
2018年7月,安徽的陈女士在家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结果洗衣机发生了爆炸。不仅衣服被炸成了好几块,连洗衣机的盖子都被炸飞了……
机洗羽绒服为何易“爆炸”?
专家说,洗衣机洗羽绒服会“爆炸”,是因为羽绒服布料的透气性差,不利于气体排出。
完全浸水后,里面填满的羽绒会聚集在一起,使衣服内产生大面积的空隙。在洗衣机高速甩干时,吸饱了水的羽绒脱水后不断膨胀,羽绒服内就会产生空气。再加上干燥的尼龙布和羽绒会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大量热量短期爆发,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爆炸”。
该如何正确清洗羽绒服?
冬季一家人的羽绒服好几件呢,不用机洗,那怎么办?别愁,这个攻略收藏起来———
1.温水浸泡
准备一大盆大约30℃左右的温水(接近人体的温度),放入适量洗衣液,然后让羽绒服在里面浸泡10分钟左右。
2.软毛刷搓洗
羽绒服千万不要用手搓,会搓断羽绒,影响保暖的质量。如果羽绒服有比较脏的地方,用软毛刷在表面刷洗,如果羽绒中渗透进了污渍,可以用挤压的方式来清洗。
刷洗干净后,不要拧干水分,应该铺开羽绒服后从上往下挤压,直到挤干水分。
3.通风处阴干
羽绒服想要蓬松舒适,千万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这会让羽绒变脆,应该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
4.速干小窍门
找一个真空袋,将洗净挤压过水分的羽绒服洗净后放入袋中,真空袋不要全部密封,而是在两侧分别留出一个8厘米的小口子。
吹风机开冷风,对着一个小口子吹,让压缩袋膨胀充气,带着水分从另一个口中流出来,这么做能加快羽绒服的干燥速度。
每5分钟翻一次面,吹15分钟左右,羽绒服就干得差不多啦!千万注意:一定要开冷风或者中低档,防止压缩袋内过热,影响羽绒服寿命。
羽绒服虽保暖,但还有这几大隐患一定要注意
1.遇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易“爆炸”
冬天天气比较干燥,羽绒服与其他物体摩擦会产生静电,若遇煤气泄漏,便会引发“爆炸”。因此穿羽绒服去厨房、加油站等地方一定要谨慎。
2 . 遇到明火,易被点着
消防部门曾经做过实验:将羽绒服穿在假人模特身上拉上拉链,拿打火机在衣服下摆一角点火,羽绒服马上蹿出火苗,火势慢慢扩大、蔓延。不到5分钟,整件羽绒服就被烧得精光,连拉链也被烧得完全熔化了。
如果穿在人身上,羽绒服接触到含有油脂的皮肤,燃烧速度可能会更快。
切记,如果穿着羽绒服,身上着火了,千万别跑!立即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如果来不及脱衣,就用双手护住脸部,就地打滚。
3.孩子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易被甩出去
孩子坐安全座椅本身是为了安全,但如果穿羽绒服乘坐安全座椅,一旦遇到碰撞事故,孩子可能会被甩出去,造成颈椎、头部的挫伤,甚至死亡!
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节目就曾做过一次实验:与1岁宝宝十分相似的假人模特,身穿羽绒服的假人在车子撞击到墙壁后被滑出了座椅,头部直接向下悬空挂着。
这是因为孩子穿上比较厚的羽绒服,坐姿会发生变化,肩部的高度也有增高的现象,安全座椅的稳定作用也相应减弱。
所以,在让孩子坐安全座椅时,记得先把羽绒服脱掉,这才是真正的安全。
4.小孩穿带帽绳的羽绒服,可能有致命危险
在给孩子选购羽绒服时,尽量不要选择领口和连衣帽处有绳带的衣服,以防勒住孩子。
有人做过一组帽绳拉拽衣领的拉力实验:使用测力传感器通过串联的方式,一端接在帽绳上,另外一端再接一根绳子并把它卡在滑梯的缝隙中,以此来测量帽绳被拉紧后的拉力大小。
结果显示,模拟绳子被突然卡住以后,绳子上受到的力大概是680N左右,相当于70公斤,是孩子(假人)体重的5—6倍。
这样大的力度,容易造成孩子脊髓损伤,导致呼吸肌麻痹;如果这种损失持续很长时间,足以造成脑缺氧以至于脑死亡。
特别提醒:如果家长给孩子已经购买了类似衣物,记得将领口处的绳子取下。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星报讯近期,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多地相继发生新冠疫情,同时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标本中检测...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