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下好创新先手棋 塑造发展新优势 “十三五”时期全市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来源:合肥日报 2020-12-24 05: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12月23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获悉,“十三五”时期,合肥自觉融入、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国家发展贡献日益澎湃的科技动力。

综合创新实力迈向一流

创新是合肥最坚定的发展理念,最鲜明的城市气质。

五年来,合肥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成功进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全市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高居全国第六位,城市科技创新活力、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原始创新水平实现领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承担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开展量子、核聚变、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在前沿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等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3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注重前瞻性谋划布局,着力构建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创新网络格局,滨湖科学城成立运行,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挂牌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获批建设,形成全国最为集中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之一。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为原始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十三五”时期,合肥主动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实施科技攻坚,持续滚动组织实施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164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10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等四大方向,迅速启动11项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其中由智飞龙科马承担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企业,是创新主体。合肥市不断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推动科技企业由“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全市平均每天净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十三五”初的0.8户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2户。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建首批10家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五年来,合肥市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跑全国,国产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砂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全市三大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以“前沿突破”催生的未来产业生机勃发,量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应用技术产品,量子信息产业在肥初现雏形,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制度创新体系趋于完善

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合肥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聚力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十三五”期间,首轮“全创改”70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逐年高标准修订市自主创新政策,围绕科技项目、科技信用、资金管理等环节,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政策制度体系,有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倾情打造“养人”之城,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开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6家(其中国家级36家)、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5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68家,制定并落实一系列人才政策。如今,在肥服务“两院”院士累计达135人,合肥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吸引外国专家来肥参加科技合作,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成功加入并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推行实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机制,努力在全国、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更大作用。

“十四五”时期,合肥将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原始创新、开放创新和全面创新,大力发展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构建“大平台”、攻坚“大项目”、培育“大主体”、打造“大产业”、优化“大环境”,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推动科技自强自立,努力把合肥打造成新时代创新特色更加鲜明的地标城市。(记者 黎静)

新闻推荐

“两头婚”的实践形态及其内在影响

“两头婚”这种婚配模式对既有嫁娶婚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图为浙江杭州西郊一个行政村中的一户人家。2012年和2014年,该户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下好创新先手棋 塑造发展新优势 “十三五”时期全市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