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信息引关注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12-18 02: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张玺)天津市近日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条例》规定,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被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这一规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已有长足发展,基本达到商业化、产业化水准。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15%左右。不过,人脸识别应用在进小区、动物园、商场等场景也引发众多争议。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表示,近年来,部分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中没有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没有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未经消费者同意就采集了消费者的人脸数据。而如何规范使用这些数据,也缺少法律的相应保障,可能出现滥用的情况。

目前,国家尚未颁布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今年10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人脸信息列为个人敏感信息,设置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标准,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等。

记者注意到,全国多地加强了对人脸识别的相关规定。日前,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通知,要求楼盘售楼处未经别人同意,不得拍摄来访人员的面部信息。已提请审议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此外,北京市、安徽省兰州市等地的《物业管理条例》,也对业主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文规定,但未提及指纹、人脸数据等生物信息。

周汉华表示,天津此次立法说明相关部门关注到了相关问题的存在,这种做法值得点赞。如何防止新技术被滥用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还需要各方形成更多的共识。

新闻推荐

绿水青山赋能 生态产业互赢 安徽芜湖湾沚区的“两山”理念路径实践

艺术工坊、咖啡吧、步履匆匆的年轻创客……记者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殷港艺创小镇看到,昔日的乡村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了文化...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本次大赛获奖名单2020-12-18 00:59
评论:(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信息引关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