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丹丹王俊
作为芜湖名校的安师大附外,前身为1897年始建的广益学堂,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李克农都曾在此求学。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圣雅阁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稼祥纪念园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底蕴不断沉淀,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近年来,安师大附外传承、发展、完善、创新,在新时代书写着新的辉煌篇章。前不久,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成为芜湖迄今为止唯一一所获得该荣誉的中学校园。
底蕴丰厚润物无声滋养心灵
天气晴朗时的课间,安师大附外广益楼前的小花圃总会坐满读书的学生。小花圃畔,鲜花组成的“立德树人”四个大字分外显眼。四季可见花开的小花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春面庞,成为校园里一道最具活力的风景线。
身处闹市却能闹中取静,这是安师大附外的独特魅力,123年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渗透在校园里的自然环境当中,润物无声滋养着师生的心灵。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见证学校百年历史的圣雅阁楼,学校的“义德楼”“经方堂”也都大有来历,其中,“经方堂”于1936年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捐资建造;“义德楼”是为纪念“广益学堂”的创办者——美籍瑞典人卢义德而命名的。王镜芙、王稼祥、李克农、阿英、宫乔岩……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求学、从教岁月。求学、明理、以大众为己任、为国家崛起而读书,家国情怀、奋斗精神,积淀在狮子山上,成为这里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
120多年来的风雨磨砺与新时代教育思想相结合,催生出新的丰硕成果:学校初中部中考升入省示范高中比率、高中部高考本科达线率多年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连续18年在芜湖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中被评为市优秀等级学校;连续获评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获得历次芜湖市文明单位标兵光荣称号……“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目标和“文理并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育人理念,已经成为百年附外的一张崭新名片。
师生共进,教学相长,近年来,安师大附外教师队伍建设亦有新突破。“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我们参加各种培训、比赛提供机会。老教师也是不吝赐教,公开课时会认真地提建议,帮大家磨课。”6年时间里,从一名青涩的青年教师,到骨干班主任,青年教师秦田在安师大附外得到了迅速成长。而这,正是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道缩影:学校目前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高级教师52人、中级教师70人,拥有全国、省、市优秀教师44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7人。(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殷骁)12月16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在近日结束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安徽省多所高校创业计...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