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刻,他勇挑重担,用精湛的医术畅通患者的呼吸通道,书写了“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日常诊疗中,他仁心妙术,以精准满足患者需求为己任,完成了多例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科室建设上,他勇于创新,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他就是皖南康复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捷。
仁心妙术,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服务
谈起走上从医这条路,王捷心中感慨万千。“我母亲是一名护士,我自己也在机缘巧合下选择了医学。”王捷说道,自己非常崇尚医生这个神圣职业。
五年的学医生涯中,王捷不敢有一丝丝的怠慢,狠下工夫学习,心中就一个想法:学以致用,救死扶伤,为患者服务。毕业后,王捷在芜湖市五院的急诊科工作。2011年,市五院成立了呼吸内科,王捷担起重任,担任科室主任一职。当时的呼吸内科条件、诊疗水平相对落后,他立即启动科室规范化建设,成立了呼吸科病区,推进并完善门诊病房一体化。硬件设施一到位,软件管理紧跟上,他对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系列的理论培训及专业的技能训练。仅仅10年时间,如今的皖南康复医院呼吸科就成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特色的科室,科室拥有49张床位。
对于科室的年轻医护人员,王捷像是良师,亦是益友。“王主任为人和蔼可亲,做事认真负责,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我们都好喜欢他。”说起王捷,科室同事竖起了大拇指。
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王捷坚持着这样一种理论,“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有时去治愈”。秉承此心去工作,使得他和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来市五院呼吸科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在王捷看来,医学是一门有温度的科学,而不是冷冰冰的。从医26年来,王捷始终坚持医德和医术并行,用医术解除病痛,以医德温暖人心。
王捷科室有个老病号,是一位慢塞肺患者,今年76岁的黄爷爷需要长期吸氧,胸腔积液压住肺,虽然在大医院治疗,但是病情出现反复,先后看了多家医院仍不见好转。于是,在家属的陪同下,患者来到市五院。王捷和呼吸科团队对他不离不弃,针对患者胸腔积液、持续发烧的症状,果断实施了支气管镜下胸腔引流。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患者逐渐康复。
“王医生,真是太感谢你了,在这里住院像在家一样亲切。”患者出院时,家属感激涕零。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日常诊疗工作中,皖南康复医院呼吸内科依托优秀团队和先进设备,以一流技术攻克各种疑难杂症,成为芜湖乃至皖南地区患者的“生命绿洲”。
皖南康复医院呼吸内科被患者誉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王牌团队”,不仅有患者们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和良好口碑,还有医疗团队积累沉淀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丰硕的科研成果。王捷告诉记者,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大多是慢性病和肿瘤患者,主要是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气管切开康复、以及肺癌康复治疗等。为缓解这些患者的痛苦,皖南康复医院呼吸内科围绕呼吸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运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我们的最大责任就是让患者享受畅快的呼吸。看到患者们痊愈后笑着出院,是我最大的欣慰。”王捷说,每当这个时候都觉得很暖心、很幸福。”
火眼金睛快速“识别”阳性患者
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到禽流感,从甲型H1N1到新冠肺炎,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王捷从不曾缺席。作为一名老党员、呼吸科专家,有着26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王捷,总是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如同今年初的新冠疫情中,他除了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处理科室日常工作以外,还要奔波在医院的发热门诊,同时肩负着全院发热病人的会诊和疑似病人的筛查工作。
2月9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发热门诊接收了一例高热咳嗽患者徐某。患者症状不明显,就是感觉腰背痛。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正常,但胸片却显示肺部有纤维化条索状斑片状的阴影。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这位患者刚刚从云南回到芜湖,路途接触的人比较复杂。究竟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专家组会诊后,给王捷打了电话,请其判断。
“当时,这名患者有着非常典型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我给他做了CT检查, 看到胸片和检查结果,也详细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从外地回来,怕途中有武汉接触史。各项检查和接触史都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性,我立即告诉接诊医生,这个病人一定不能放走!”王捷认为这个患者有着高度疑似,迅速向上级部门汇报,联系疾控部门采样,迅速采取隔离措施。”
该患者转到定点医院后,王捷和院领导一起迅速行动,全面筛查该院所有接触的医护人员,做完所有防控排查、做好接触医护人员安置工作,已是深夜1点多。下半夜几乎都没怎么休息的他又仔仔细细回忆了很多遍工作细节。疫情期间,呼吸内科也收治了多例普通肺炎感染的患者住院治疗。他熟知每位患者的病情,一一排查其新冠可能性,安抚每位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后来,徐某的核酸检测结果确认阳性,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在启动新冠肺炎防治初期各种有限条件下,这位本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确诊,也离不开王捷的敏锐判断。快速而准确的筛查出阳性患者,对于迅速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和控制传染扩散有着重要意义。
疫情期间,王捷筛查出乙流肺炎一例、新冠肺炎疑似一例,并及时转运定点医院,做到零遗漏,零感染。
抗击疫情危难关头看担当
疫情暴发后,从皖南康复医院发热门诊、到各个科室,处处都有王捷忙碌的身影。在争分夺秒的疫情狙击战场上,呼吸内科更是核心战区,科室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走向抗疫一线,王捷科室的两位支援武汉的医生成为了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最美的“逆行者”,科室医护人员在王捷的带领下,成为疫情防控中勇挑重担的“呼吸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捷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参加由市卫健委和芜湖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防控疫情云诊室,为江城百姓提供隔空问诊服务;开展疫情防控业务专题培训数十次及每轮发热门诊医护岗前培训。特别是后期医院开展咽拭子检测,培训中为了更直观、更好的教会操作要点细节,王捷每次亲自示范自采咽拭子,打消医护自身顾虑,让大家能够更好为患者服务。
随着疫情的重压下,芜湖市需要抽调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尤其是呼吸科医护人员,更是首当其冲。接到通知的当天,呼吸内科所有医护人员写下了“请愿书”,自愿支援武汉。按整体部署,科室选派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奔赴一线支援武汉。此外,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前去火车站和市政府大楼对志愿者、物业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在缺少人员的情况下,大家没有怨言、没有退缩,在院在岗的人员更是坚守阵地,以全身心的投入完成了各项正常医疗工作。
科室人员原本就紧张,疫情期间王捷亲自带班,管理科室几十位住院病人。整个疫情期没有休息一天,经常夜里还要来医院会诊,连大年三十晚上也仍在医院忙碌。 现场会诊、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网络服务,充分利用了各种可以守护百姓健康的方式。
别看王捷对医护人员要求严格,在同事眼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苛到了极致。此次抗击疫情期间,王捷将“家”搬进了医院,为的就是无论何时患者有需要,他都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王捷常对科室医护人员说,“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哪里有病人,我们的责任就在哪里。”
每一例发热病人的排查、第一例疑似患者的确诊、凌晨2时赶来医院会诊……战“疫”时刻,关于王捷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最好诠释。
记者 奚璟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记者14日从安徽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摧毁涉黑涉恶犯...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