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完善监督管理和激励扶持措施。
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亿人,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快。上述文件提出社区养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不仅颠覆了传统物业服务模式,也丰富了现有养老模式,可大大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物业公司加入养老服务大军,老年人可就近享受养老服务,多了一种选择,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是重大利好。
对物业公司来说,参与养老服务显然是业务上的重大突破,拓展了发展路径。而且,物业公司提供养老服务具有地利、人和等优势,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比如,社区资源可充分利用、社区内服务半径短、较熟悉社区民情民意等。当然,推行这种新模式,离不开社区居民、业委会的支持。因为,物业公司提供养老服务所需的公共房屋和设施,涉及其他小区业主的权益。只有得到社区居民、业委会的支持和授权,小区公共设施才能成功转化为养老设施。
各地有关部门要为这一新模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包括培训物业人员、建设公共平台、拓宽融资服务等方面。对此,上述文件已提出明确要求。
来源:经济日报
安徽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十三五”期间,安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健全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县、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养老机构总数达2456家、床位近40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配建面积192万平方米,医养结合机构489家,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十三五”期间,省政府连年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全省3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超过50%。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分别惠及168万老年人和59万老年人。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养康养深入融合发展。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实施每年5000户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每年1万名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计划。建设15分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圈,推动104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49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300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推动55%以上的养老机构床位达到护理型床位标准,70万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安徽省每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市场需求量达21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建设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导各市立足现有各类园区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园中园”,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来源: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耕地面积8828.9万亩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93万亩 安徽省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面积882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93万亩安徽省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华社合肥12月10日电记者从9日召开的...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