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时代浪潮中的文字“摆渡人” 专访《流光与书影》作者马晓芸

来源:江淮晨报 2020-11-21 08:36   https://www.yybnet.net/

编辑,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却意义非凡。这些隐身于书籍背后的人,将点点滴滴的日常化作一书一稿,传承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脉络。

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以敏锐的眼光,探寻着文学的矿脉,他们钻研着一字一句的学问,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思想的载体,航行于浩瀚文海中。《流光与书影——大时代浪潮中的出版人》抒写了一个身处时代浪潮中出版人的切身体会。它不仅提供了认识“编辑行业”的一个视角,融汇了作者马晓芸多年来从事图书出版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更包含了大量的独立思考与独特见解。

近日,马晓芸接受晨书房专访,与记者一同回溯、畅谈那些出版文学的黄金岁月里,文学所带给人们的感动。

晨书房:《流光与书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晓芸:书稿的主体内容是记录呈现我和我的同行们在这二十多年编辑出版工作中诸多方面的实践和体会,探索和思考。我是1995年离开大学老师的岗位来到出版社的,幸运的是,遇到了出版发展的黄金岁月,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出版的“高光时刻”。书稿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编辑手记:我的出版时光》,重点梳理个人编辑工作体验和心得;《访谈札记:他们的探索和思考》是有关钟叔河、汪家明、蔡玉洗、李景端等12位优秀出版人的专题访谈。重点呈现这一时期出版人推动出版业创新发展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以及他们对出版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与展望。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我的记录零星片段,未成体系,但我希望通过对这些个体化叙述的实录,使后来的人们,知道在这二十多年中,传统出版人和出版业经历了什么,有哪些感悟和体验,挫折与成长,收获与成就,从而留存一些珍贵的出版记忆。

晨书房:您如何评价这本书?

马晓芸:更多的是个人体验和行业观察的记录。我尽可能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下自己在编辑工作中对选题的判断、与作者的沟通、对市场的观照,以及这之中的困惑、焦虑、心得和思考;记录下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些年来社会阅读热点的变化、文化思潮的汹涌,以及这二十年出版的一些重要历史轨迹,同时,聚焦出版行业改革开放历程和互联网时代出版转型发展实践,记录梳理一些优秀出版人在精品打造、文化传承、出版创新、产业拓展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他们对出版业转型期间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孜孜探索,努力使本书的记述,具备超出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我希望它不仅是展示一个出版人的成长史,也承载这二十年图书出版和文化发展的大历史,留存一些珍贵出版记忆和编辑史料,能够对这一时期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晨书房:您可以跟读者分享一下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受吗?

马晓芸:在二十多年的出版工作中,我编辑了200多种图书。期间,随着岗位调整,几乎历经了编辑、发行、经营等出版行业中所有的业务岗位,那些出版编辑过程中的苦和乐、得与失,构成了我的工作和人生。

编辑的快乐,不仅在于通过自己策划编辑的图书,参与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学发展中,还在于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和自己喜欢的作家和文字邂逅。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中,也常常遇到很多难忘的事,有趣的人,每一本图书的编辑都意味着这样的邂逅,比如在出差途中偶然在居住地废纸堆里翻到了二流堂主唐瑜的旧书稿,因而成就了《二流堂记事》图书的编辑和出版,留存了一段珍贵的历史文化佳话,也促成了我和吴祖光、冯亦代、邵燕祥、黄苗子、郁风、丁聪、范用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批才华横溢的学者、作家和文化人士的缘分,使我有幸走进历史深处,感受到那一代文化精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晨书房:您认为在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和作家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怎么看待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作用?

马晓芸:出版是内容产业,作者是图书内容的提供者,是核心要素,决定了一本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品格,一本书的优质与否首先取决于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但编辑对一本书精神内涵的呈现和发掘能力,我认为也非常关键。好的编辑一定是在图书编辑加工和传播中发挥特别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品质和品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编辑含量”。同样的书稿在不同的编辑手中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好的编辑要有发现的眼光,有锦上添花甚至点铁成金的能力,有推广传播的能力,有“摆渡人”的能力。在把书稿打磨成图书产品的过程中,优秀的编辑一定是全程参与的,当作者把书稿交到一个编辑的手中,如何将优秀题材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完美发掘和呈现,如何在书名、版式、装帧设计,甚至在内容架构上进行编辑加工,提供创意思路和市场定位,面对目标读者实现最有效的传播,这是一个出版人的职责所在。

晨书房:作为出版人,当纸质书被电子书所冲击,您怎么看待?

马晓芸: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世界,对出版也带来巨大冲击,图书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发生巨大变化,出版必须去迎接这种变化。未来出版物一定不局限于现在的纸质媒体。人工智能、AR/VR技术、二维码、微博、微信、抖音、直播、夜光油墨、云平台等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图书的交互性也不断加强。

我认为,纸质图书不会消失,但体量可能会缩小,纸质书、电子书同步出版或融合出版会是趋势。未来,融合、多元发展会给出版带来更多的机会,从多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融合发展、跨界发展一定是大势所趋,关键是怎样找到契合点。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数字出版物,内容为王,始终是硬道理。

晨书房:回首过往,您怎样看待这份“付出”,是什么激励您一直走到现在?对于想要从事这份职业的年轻一代,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话?

马晓芸:每一个出版工作者,都是文化传播的一员,对国家、民族、社会,都应该承担历史使命和责任,需要有温暖的情怀,有工作的激情。我的理解是做一个合格的出版人,需要有文化自觉,需要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需要有职业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

我希望想要从事这份职业的年轻人,要有这样一种追求:经手编辑的每一本书,都有价值,有品位,不浪费宝贵的纸张资源和读者时间。让每一位阅读它的人,都能感受美好的情感、向上的力量,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编辑还需要具备一些理想主义,就是所谓情怀,用心编辑一本好书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力,许多时候是非常枯燥和辛苦的,需要热爱和情怀来支持。做编辑有时还需要有一些胆识的,需要敢为人先,因为要引领市场,引领读者,常常需要有超前和预判的勇气和魄力,要有承担市场压力和风险的勇气。

钟叔河先生说,“做出版人,要有情怀、学识和胆识”,我很喜欢这句话,与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马晓芸,现就职于安徽出版集团,从事出版工作二十余年,所责编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等省、部、国家级奖项共计36次。)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芜湖市3家企业跻身长三角百强榜

本报讯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0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海螺集团、美的集团芜湖公司、奇瑞控股集团这三家...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时代浪潮中的文字“摆渡人” 专访《流光与书影》作者马晓芸)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