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12315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工作机构接到投诉举报咨询共计238267件,其中投诉和举报数量分别占比总量23.41%、13.56%。在投诉案件中,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办结3966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高达2400.39万元。在予以立案的举报中,省市场监管部门目前已办结2220件,涉及案值金额51.25万元,罚没金额达52.08万元,这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则是广告违法行为。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00.39万元
2020年第三季度,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工作机构共接到投诉55775件,受理43088件,其中商品类投诉26365件,占受理投诉总量的61.19%;服务类投诉16723件,占受理投诉总量的38.81%。
具体来看,消费者投诉的主要类型有一般食品、餐饮和住宿服务、交通工具、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以及家用电器。在受理投诉中各类商品服务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共6431件。售后服务、合同、食品、广告等也是受理投诉案件中频繁显露的问题。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在第三季度受理的43088件投诉中,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办结39664件,调解成功15506件,涉及争议金额5760.81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00.39万元。
网络购物进入高峰期,消费者需谨慎防范消费陷阱
在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工作机构共接到举报的32325件案件中,经核查举报属实决定予以立案的案件有3657件,其中广告违法行为是在予以立案举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目前,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办结2220件,涉及案值金额51.25万元,罚没金额52.08万元。
随着网络购物进入高峰期,据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工作机构接到关于网络购物的投诉举报共计49436件。这其中主要反映的问题为网购商品退换货问题、广告涉嫌虚假宣传问题、网购商品标识标签不规范问题、网购商品售后服务问题等,因此,在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网络购物者需谨慎防范消费陷阱。
据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应充分了解商品信息及自身需求进行理性消费;详细掌握商家促销规则,提前关注商品价格,防范虚假满减、“虚降实涨”的消费陷阱。在交易时,网络购物者需注意保存相关消费凭证,尤其是“直播购物”、网购“促销”页面截屏,以便日后维权。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若无法与商家或购物平台协商解决,可及时拨打经营者实际经营地或平台经营者住所地的市场监管12315热线投诉或举报,以此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实习生 付盼盼
新闻推荐
【案情简介】朱某,女,汉族,系安徽某酒店服务员。2019年4月4日,朱某在工作时不慎滑倒摔伤,致颅脑出血,随即送往医院抢救,于第...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