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现场吸粉
本报讯 2020年11月6日是第五个“安徽湿地日”,今年活动以“湿地与水调节”为主题,启动仪式上举行了“2020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主题影像巡展”。
安徽湿地资源较为丰富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多重功能。”在11月6日“安徽湿地日”活动的启动现场,安徽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介绍,安徽省现有湿地总面积达104.1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7.47%,是全国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红隼成鸟类保护“宣传员”
“你看它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炯炯有神,一点都不怕人。”在“安徽湿地日”的活动现场,由鸟类保护志愿者带来的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与平常看见的鸟类不同,红隼全身长30厘米左右,算得上“醒目”。只见它安静地呆在志愿者的胳膊上,眼睛不停地四周打量,灵气十足。
志愿者提醒围观游客,不要用手机对它拍照,也尽量不要在它身边大声喧哗。“小朋友们知道在生活中遇到红隼小宝宝要怎么保护‘她’吗?大家可以让大人就近把它们放在高一些的平稳树杈上,一般它们都是不小心从窝里掉出来的,它的爸爸妈妈会在附近寻找它。”
顺着志愿者的引导,大家看见在活动主舞台两侧摆放着鸟类保护的宣传栏。由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阿拉善SEE江淮项目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主题影像巡展”也在一旁精彩呈现。一张张生动真实的图片上,水鸡、东方白鹳、黄腹山雀等众多湿地精灵,展现着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也让参观群众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
8岁男孩成为湿地保护志愿者
今年八岁的宋诚睿和谈嘉祺是学校里环境保护小达人。今天在家长的带领下,几名同学们一起结伴参加“安徽湿地日”的活动,小家伙们感到格外自豪,“巢湖特别美丽,我看见自己的家乡在做环巢湖湿地建设,感到十分自豪。”谈嘉祺说,自己特别喜欢鸟类尤其是金雕,总想象着自己能和金雕一样展翅飞翔。
“湿地是许多鸟类的生长家园,我希望自己和同学们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湿地保护志愿者。”现场的小朋友表示,虽然现在不能像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一样,到处参加保护活动,但是可以提醒周边的家人同学,爱护小动物,保护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朋友。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戴君:第三批芜湖市文化领域优秀人才、第二届安徽省群星奖(2019)
2003年9月戴君参与创办的曲艺型广播娱乐节目《绝对可乐》,荣获2004年芜湖广播电视台电最佳栏目称号,多次获得安徽省广播文...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