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海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至此,全国31省份经济“成绩单”均已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稳居前三;增速方面,26省份转正,西藏表现最佳,增速达到6.3%,超过全国增速5.6个百分点。
粤苏总量领跑鲁浙差距缩小
从前三季度经济总量上看,30省份中,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
广东、江苏总量继续领跑全国,均站上7万亿元大关。其中,广东前三季度经济总量7.84万亿元,同比增长0.7%。江苏前三季度GDP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
两省份经济总量差距0.4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江苏同广东之间的总量差距在缩小。今年一季度,江苏GDP同比下降5.0%,上半年增长0.9%,前三季度回升至2%以上。
排名第三、第四的山东、浙江GDP分别为5.22万亿元和4.58万亿元,其中山东比上年同期增长1.9%,浙江同比增长2.3%。浙江省统计局表示,浙江经济持续回升,实现“二季红、半年正、三季进”。
从近3年情况来看,两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差距也在缩小,从2018年前三季度浙江落后山东1.98万亿元,缩小到2019年前三季度的1.91万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落后山东0.64万亿元。
河南、四川、福建为“3万亿元俱乐部”成员,其中,福建今年前三季度首次超越3万亿元,达3.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河南前三季度GDP为3.99万亿元,四川为3.49万亿元。
此外,湖南(2.978万亿元)、湖北(2.9779万亿元)、安徽(2.77万亿元)、上海(2.73万亿元)、河北(2.58万亿元)、北京(2.576万亿元)5省份前三季度GDP保持在2万亿元阵列。
湖南今年前三季度以微弱优势超越湖北,两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总量接近。湖北经济发展从一季度“按下暂停”到二季度“重启恢复”再到三季度“稳步恢复”,从今年上半年总量落后于安徽,到前三季度追上,GDP超越安徽0.21万亿元。
陕西(1.87万亿元)、江西(1.84万亿元)、辽宁(1.7708万亿元)、重庆(1.7707万亿元)、云南(1.75万亿元)、广西(1.5999万亿元)、贵州(1.27万亿元)、山西(1.25万亿元)、内蒙古(1.23万亿元)、天津(1.01万亿元)10省份前三季度GDP保持在1万亿元行列。
西藏、黑龙江、贵州增速夺得前三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67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97亿元,增长0.4%。
分省份看,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31省份中,除天津、上海、辽宁、内蒙古、湖北等5省份外,有26省份增速转正。其中23省份增速超过全国,西藏、黑龙江、贵州夺得前三。
四季度经济有条件保持恢复态势
四季度经济会加快恢复吗?全年的经济走势将如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尤其三季度增长4.9%。从各种因素来看,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是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凭借统筹方面的努力和自身的坚韧,实现了稳定的复苏。下一个阶段,我们一是疫情防控要毫不大意,毫不放松;二是做兜底的保障,对企业和困难群体有针对性的帮扶也不能松劲。
杨禹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冲击还在继续。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中国经济继续发展,面对的外部环境仍充满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很好地兜住底线,更要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多地作一些开创性的努力。
前三季GDP十强城市:
重庆、南京上位武汉“满血”回归
GDP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南京、武汉三季度数据目前均已公布。
从各大城市的三季报来看,重庆和南京这两个长江经济带的重镇崛起,重庆超越广州位居第四,南京超越天津跻身前十,天津今年全年很可能退出前十行列。
北上深亮点多,重庆GDP超越广州
从总量上看,上海和北京这两大强一线城市稳居前两名,均超过了2.5万亿元。其中,上海以27301.99亿排名第一。
在上海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中,不乏两位数增长的亮点。前三季度,上海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9%,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964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北京以25759.5亿排名第二,北京受疫情影响较大,经济回稳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和信息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京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由上半年同比下降3.0%转为同比增长0.1%。
京沪之后,深圳以19786.98亿元稳居第三,领先第四名的重庆2000多亿元,并且深圳前三季度2.6%的增速也在一线城市中领跑。
第四名相比去年发生了变化。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重庆全市 实现地 区生产 总值17707.10亿元,同比增长2.6%。从总量上看,重庆超过广州231.24亿元,位居第四,上半年这一差距为241.54亿元。从全年来看,重庆取代广州,成为GDP第四城概率很大。
武汉“回血”势头快,南京坐稳前十
另外,从前十名的城市来看,成都、杭州、苏州和南京这几个长江经济带的大城市增速都比较快。尤其是长三角的两个特大城市杭州和南京,增速分别达到了3.2%和3.3%。
前三季度,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2952亿元,增长11.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的25.5%。相关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长12.6%,人工智能产业增长10%。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115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南京GDP增长1.6%,是江苏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设区市,也是全国GDP十强城市、GDP万亿以上城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上半年,南京GDP同比增长2.2%,增速居江苏第一,万亿俱乐部城市第一。凭借这一强劲势头,南京经济总量超越天津,改革开放40多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十强,排名第9。前三季度累计,南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1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全省第二、GDP万亿以上城市第一。
武汉GDP总量已经多年位居前十,去年位居第八。目前,受疫情冲击,武汉GDP增速虽然仍为负,但复苏态势却极为强劲。前三季度,武汉GDP总量接近上年同期九成,同比下降1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9.1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
根据武汉当地媒体报道,“上半年武汉GDP排名全国第11位。从已公布的各城市前三季度GDP来看,武汉已重新返回全国前十”。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武汉“回血”的势头非常快,甚至可能超越南京。这样一来,天津今年全年GDP总量跌出前十概率增大。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GDP第十名的天津,今年前三季度GDP为10095.43亿元,同比增长0%,总量比南京少506亿元。总体来看,去年GDP位居全国第十一名的南京,今年全年大概率将取代天津,坐稳全国前十。(本报综合整理)
新闻推荐
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联盟(G33+)日前正式成立,联盟初期由33...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