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从故乡出发

来源:新安晚报 2020-09-24 09:57   https://www.yybnet.net/

□北京徐贵祥

“文人先武”,当我开始酝酿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这四个字。当然,这样讲容易引起误解,单从字面上看,好像是说,要当文人必须首先习武。我的本意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唐先武这个人,是个文人。这是我对他的基本判断。过去是,现在还是。

先谈谈唐先武这个人。

在北京生活的众多老乡里面,我和唐先武走动得比较频繁,理由很多,首先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故乡,来自一个乡镇,是老乡中的老乡;其次是因为我们都有在北京漂泊的经历,并且都有个人奋斗、凭借真才实学发展、靠劳动吃饭的思想基础;再次,他后来成为一个记者,我后来成为一个作家,文学同新闻是近亲,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最后一点非常重要,小时候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沐浴同一片阳光,伸出双手能够捧到同一场春雨,有着接近的文化心理,当然就有比较类似的优点和缺点——重点是缺点: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甚至还有点自高自大。

我俩的这个缺点非常相似,让我们看起来好像是一对表兄弟,有着亲缘的文化基因。事实上,也是这个缺点,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那就是自信——我们还没有到盲目自信的地步,我们一边自信着,一边自卑着;一边春风得意着,一边相互提醒着;一边做着美梦,一边干着实事,终于,越来越自信了。

我和先武认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他求学在京,我借调在京。他乡故知,一拍即合。两个流浪汉,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谈地谈洪集镇,喝水喝酒喝西北风,日子过得清苦,但是乡情浓郁,乐在其中。

我对他的评价是,反应敏捷,聪明能干;乐于助人,好为人师;于公于私,都是一个可以交的人。再后来,我们牢牢地抓住了北京的褂襟子,一起成了北京人。回头一想,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故乡,就是当年我们吃过的那些小饭馆和散步走过的那些路。

再谈谈唐先武的写作。

唐先武的新闻稿件我看过一些,感觉此人目光独到,抓点抓得比较精准,文笔也很好,能够在文体的制约下力所能及地表现才情,文风灵动。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比较注意诗意和形象化的。在新闻稿件写作中,经意或不经意间体现文学性,这是十分难得的。长期的、大量的、诗化的新闻写作,为他的散文创作积累了充分的文学准备,这就是他为什么写起来能够得心应手的原因。

近年来,唐先武写出了多篇关于故乡的散文,由安徽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成《故乡,已是驿站》一书,细细读来,让我产生很多联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农村人背井离乡,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怀着美好的向往,在尝试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在艰辛打拼中,难以忘怀的依然是故乡。故乡,就像游子远行之前,父母交给我们的盘缠,放在我们的精神背囊里,扛在我们的肩上,跟随我们来到城市,一点一滴地为我们提供精神营养——无论顺利或挫折,无论成功或失意,它都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们,同我们一起额手称庆或者一道借酒浇愁。

为什么说故乡已是一个驿站呢?唐先武从三个方面诠释了这种

认识。

首先,故乡这个概念,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已然成为记忆而不是

实体;其次,经过岁月的洗涤,记忆中的故乡已经被诗化了,而不再是

原貌;第三,对于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无论是空间意义的故乡还

是时间意义的故乡,我们都很难返回了。故乡的意义,只存留于精神

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

对此,我有同感。我们之所以怀念故乡,恰好就是因为故乡已经

不再是故乡,恰好就是因为记忆中的故乡有了许多想象的成分,恰好

就是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故乡的怀抱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两句话:“我用我的前半生摆脱乡村,

我用我的后半生返回乡村。”这其实也是一种浪漫的理想,即便我真

的回到乡村,我也不可能复原我的故乡和过去的生活。

我可以把故乡负在肩上,装在心里,让那温馨的童年和在时间里

流淌至今的乡韵,抚摸疲惫的心灵。

情感决定方向。唐先武的故乡记忆,是魂牵梦绕的,是经过岁月沉淀之后依然储存的意象,因而他笔下的故乡往事能够栩栩如生。

比如书中多处出现的童年趣事,比如随处可见的家乡风土人情,比如那些让他念念不忘的亲人、乡亲和景象。那个地方,那个时代,那些人们,那些事物……我们能够从中读出他的欢快,因为那是他纯真的童年。

与他同感,我们并不是怀念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怀念的是在心里印下深深烙印的亲情、友情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遥远而又亲近、朦胧而又清晰的乡愁。

离开故乡是生活需要,回到故乡是生命需要。

唐先武的故乡书写,当然不只是对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咏叹和对往事的缅怀,字里行间,画面之外,我们也能捕捉到另一种更加深刻的情绪,那就是对于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和时代变迁的思考,颇具家国情怀。这种思考使得这本抒情性散文集子,陡然增加了重量。这也是我喜欢本书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故乡的村口出发,从村头那条土路走上公路,经由汽车、火车转送到城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有了城里人的标签,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如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乘坐高铁和飞机回到故乡。村口已不是那个村口,土路也不是那条土路,就连河边的柳树,也不再是那棵柳树。

但是,天空还是那片天空,白云还是那朵白云,故乡的太阳还在,故乡的温暖还在。保留一片美好的记忆,就能净化一颗向美的心灵。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高楼、高薪、高铁和高级职称,更需要高兴。

忙里偷闲,回到驿站,炒两道家常小菜,煮一碗蛋花米酒,聊聊陈年往事,心里会涌出宁静的清香。或许,很多年后,我们的子孙会指着越来越大的城市说,“喏,那就是我的故乡”。

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和我们有一样的乡愁。

新闻推荐

安徽已建成各类公共文化场馆18810个 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据悉,安徽省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已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故乡出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