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在安徽大剧院首演。(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本报讯近日,合肥市庐剧院邀请业内专家召开论证会,对大型原创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剧本进行修改打磨。会上,导演、专家畅所欲言,从剧本创作立意、庐剧传承与创新、核心唱段设置、唱腔腔体设计及舞美修改等方面一一阐述。
据了解,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扶持,市委宣传部立项投资,于去年8月30日晚在安徽大剧院首演,受到各界关注。
该剧由安徽省著名编剧王晓马创作,以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区真实人物故事为原型改编。1929年,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山里姑娘陶荣支持未婚夫彭继田报名参加红军。在结婚前夕,彭继田上了战场,陶荣强忍伤痛,送走了情郎。从16岁到76岁,青丝变白发,陶荣的守望历程跨越了整整60年。
“这部戏的讲述借用了影视剧的方式,很新颖。今后剧本的人物定位和人物关系要进一步明确,人物角色与语言风格要统一,同时还要坚守戏曲风格,突出庐剧的本来韵味。”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玉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对于这部剧,主要演员要有核心唱段。演员身上要有‘技’,这个‘技’一定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老演老、小演小,演员角色要合适。”
“我觉得这部剧还应该保持之前的戏剧风格,大段的抒发人物内心的核心唱段少了点,主题曲《线儿长长》还是要反复贯穿全剧。”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秦佳凤认为。
在国家一级编剧王长安看来,《等不到今生等来世》的题材立意和创作导向与当今的时代节点是契合的,市庐剧院将剧目不断加工修改、打磨提升的艺术思路值得肯定。
“剧要有老腔,音乐要突破、有新意,有了好的腔体、好的语言、好的舞台调度,这部戏就能成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龙斌说。
国家一级编剧侯露在会上表示:“全剧要在人物上下功夫。戏中老中青三代‘陶荣’之间的对话需要挖点有深度的东西,三个人物间的灵魂拷问可能是戏里出彩的地方。”
在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夔看来,这个戏的剧本立意很好,目前这一稿的故事性更清晰了。今后在人物感情的处理上要更加合理化,人物语言风格要注意前后统一。
“在二度创作中,导演必须要注意细节才能将戏的独特方面呈现出来,要注重地方戏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忽略次要人物的作用。”国家一级编剧何小剑说。
据悉,《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创作团队将认真吸收消化专家意见,力争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真正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省市高度重视庐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今后合肥市将继续把握当下有利形势,把庐剧艺术传承好发展好。
(记者 韩婷婷)
新闻推荐
重庆湖北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淮河流域内有5座大中型水库水位超汛限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为应对入汛以来的强降雨过程,22日,重庆市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湖北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淮河流域内...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