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军牵头矿井科技研发工作
深入现场检查工作
从井下带班出井
球场上活力四射
前些日子,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下发《关于颁授第八届“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决定》,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矿长、党委副书记李正军获此殊荣。“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是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授予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
自2003年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职以来,李正军扎根煤海、锐意进取,历任技术员、生技部长、采掘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矿长,在任矿长5年厚积薄发,按照组织安排转战3个矿井,历史性地完成了一个矿井的去产能关闭退出,一个矿井的首采投产,一个矿井全世界无成功先例的最大倾角达到78°的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试验,使奋斗青春成为高高飘扬在十里煤海的一面炫目旗帜。
关停退出,有条不紊落实
2015年10月,到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上班12年之后,年仅33岁的李正军被任命为李子垭南煤矿矿长,成为当年川煤集团最年轻的矿长。
2016年4月,李正军上任伊始就接到一个烫手任务,按照国家去产能政策,资源枯竭的李子垭南煤矿被列为川煤集团首批去产能关停退出的矿井之一,要在2016年底顺利实现井口关闭,人员分流。
“矿井没了,我们怎么办?”“分流?我们普通职工的结局会是怎样?”
一时间,矿山之内人心惶惶。刚刚上任的李正军面对种种压力,果断连续召开五次矿长办公会,拟定出关停退出时间表及工作方案,明确人员分流采取“公司内部分流、双向选择”原则,在基层连队职工未分流之前,管理人员一律不分流。
2016年4月21日中班,李子垭南煤矿结束了正在进行的5136上采面掘进作业工作,矿井只剩5136南采面一个采煤工作面回采,掘进一队、掘进二队、准备队职工成建制分流。
2016年9月2日中班,李子垭南煤矿开始井下设备设施回撤工作;9月23日完成井下及地面设备设施回撤工作。采煤三队职工、机运队职工、通维队职工逐步分流到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龙门峡南煤矿、龙滩煤矿、电力公司、嘉华机械厂等矿井和单位。
2016年9月29日14时55分,李子垭南煤矿完成主井口封闭工作。2016年12月1日,基层连队职工完成分流之后,启动了李子垭南煤矿管理人员分流工作。而李正军,坚守到2017年1月份,才通过组织关系分流。
李子垭南煤矿关停退出,在实现了价值数千万设备安全回撤的同时,984名职工退休、退养或顺利分流,未发生一起人员聚集及赴省、赴京上访事件,其成功经验和做法成为其他关停退出矿井争相学习的典范。
李子垭南煤矿去产能关停退出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落实,一次次把职工心中的疑惑变成赞叹。
成功首采,乌金滚滚出龙门
2017年1月,李正军调到广能公司龙门峡南煤矿任矿长。龙门峡南煤矿始建于2009年10月,建立之后就命运多舛, 水、火、瓦斯、硫化氢、顶板等各类灾害十分严重,先后发生了几起事故,每一次事故都将企业的安全形势逼上了梁山、逼到了悬崖边上,加之2015年之后煤炭行业进入严冬期,因此历时8年未能成功实现投产。
李正军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深入职工听取基层心声。按照上级关于龙门峡南煤矿在2017年底实现首采的指示精神,经过权衡,选择了煤层最大倾角32°、最小倾角26°、平均倾角29°,可采储量37.85万吨的3131工作面作为首采工作面,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了3131工作面开切眼施工工作。
为了确保开切眼安全施工及精确贯通,李正军每天到调度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过问切眼施工情况,到井下雷打不动必须到切眼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协调处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8月4日中午12点,龙门峡南煤矿井下3131工作面传来捷讯,3131开切巷实现安全、高精度贯通,在贯通点处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值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平面差0.150米,高程差0.110米,为首采工作面按期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
“我们已经耽搁太久了,不能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懒惰的理由啦,那样只会被时代淘汰,被市场淘汰。”看到有的管理层因为工作进展顺利时不时产生了想歇歇脚,喘喘气的念头时,李正军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在他与龙门峡南煤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9月16日夜班实现了第一台端头支架安装成功,至10月20日早班最后一架支架成功安装,龙门峡南煤矿职工们仅用35天完成了首采工作面101架支架及配套溜子、桥转、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破碎机等设备的运输安装。龙门峡综采队队长杨军光说:“那段时间,李矿长就像定海神针,有他在,啥困难都不在话下!”
2018年1月3日,3131首采面成功割下第一刀煤,自此以后,闪亮的乌金滚滚地流出龙门峡工业广场,该矿平均每天销售煤炭600多吨,日最高销售量达1400吨,李正军用他的睿智与果断掀开了龙门峡南煤矿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陡坡逆行,急倾斜上写荣光
2018年7月底,李正军调任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矿长。作为一个已经投产40年的老矿井,已经有平均倾角30°至45°大倾角开采成功经验的他们在2018年初,又在3212工作面发起了向平均倾角达到62°,最大倾角达到78°的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发起了冲击。
李正军到任时,3212工作面刚刚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如此大的倾角,放眼世界并无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我可不能让它砸在自己手里。”这是李正军走进绿水洞煤矿矿区产生的第一个念头,然后他就一头扑进图纸、资料和现场,听取现场进度汇报、查看工作面情况,综采支架、割煤机防滑技术参数等等。
掌握了基本情况后,他牵头与矿井技术人员一起破解了综采设备在70°急倾斜上易倒滑、推底、片帮、跑车、飞矸伤人、设备润滑等技术难题,摸索形成了规范的开采技术及工艺。8月12日,在1700余名矿工的集体瞩目之下,3212急倾斜综采开始试采,第一次在如此陡峭的工作面进行综采,割煤机司机和推溜移架人员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操作不当导致设备下滑出现事故。但试采的结果却出乎大家的预料,原本担心支架下滑的问题没有出现,8月18日反倒出现了支架上窜的现象。支架上窜导致机头有200毫米厚的煤层无法割穿。李正军得知情况之后立即组织人员召开专题会,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会后又一头扎进作业现场,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吃两口地面送来的班中餐,与工人们一起逐架逐架下放支架,直到经过两天两夜调整,1#支架距端头支架的距离终于恢复了正常状态之后才出井。
3212急倾斜开采技术的成功运用,解决了全国70°急倾斜中厚煤层开采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外70°急倾斜中厚煤层无法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空白。项目衍生了国家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019年,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南、安徽、云南、重庆等省市的煤炭同行和外国客人们慕名前来观摩和交流,为广能嘉华公司自主品牌采煤机械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作出了积极贡献。
让理想在青春的旗帜上闪光。近年来,李正军在立足岗位、励精图治,全力为矿井改革改制,安全生产贡献智慧和青春的同时,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不俗成绩,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荣获 “四川省最美青工”“川煤集团第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诸多荣誉。下一步,他又将目标瞄向了信息化、智能化开采……
新闻推荐
黎青作□陈广江最近,一段“来自安徽亳州的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走到浙江打工”的视频,戳中了无数网友的泪点。6月2...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