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前身合肥市蜀山新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建成以来,先后获批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全国首批(3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当前,开发区正围绕“中国环境谷 数字新园区”的总体定位,重点发展“环境、大数据、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四大主导产业,2019年GDP突破300亿元,进出口额突破6亿元,在安徽省商务厅组织的19个培育期开发区考评中位列第一。
企业为防疫一线捐赠专业设备
今年疫情期间,位于蜀山经开区的安徽宾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安徽宾肯)核心人员一直在一线忙碌,十几天时间就研发出针对新冠病毒的高效空气消毒设备,一个月的时间就正式投入生产,随后公司又将生产出来的最新设备全部捐赠给支援武汉的安徽医疗队及安徽防疫六大定点收治医院。
截至3月,安徽宾肯共计捐赠空气消毒设备118套。涵盖了安徽省援鄂医疗队、武汉协和医院、安徽省省级疫情六大收治医院、四大重症集中救治基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等多个公共场所。
据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产业定位提出后,环境产业作为四大产业的重要一环,开发区坚定地扛起了环境产业旗帜。2019年10月25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式落户,蜀山经开区现拥有以中水三立、宝龙环保、宾肯电气为代表的环境领域行业重点企业65家,2019年实现产值45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打造成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高地
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为第二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蜀山经开区成为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2016年3月,安徽首家“邮政口岸”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落户蜀山经开区,目前日平均出口包裹3万多件,最高峰达到6.3万件,位居全国第10位。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介绍,目前全国第八大规模的邮件快处中心项目在开发区已开工建设,建成后日处理包裹可达60万件以上。
近年来,蜀山经开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初步形成数据生成、开发、服务和流通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设立全省首只大数据产业基金——合肥大数据天使投资合伙企业,基金规模6600万元。当前,正在借助中国声谷在技术、人才、产业资源等优势,与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声谷·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
截至目前,已引进腾讯财付通、奥飞数据、新境界、英特灵达等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大数据小镇、中国声谷·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打造,“我们坚信,未来3~5年,我们开发区乃至蜀山区必将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高地。”韩东表示。1-4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
韩东表示,疫情防控以来,开发区通过构建三级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全员下沉分片包联、全市率先制定拟复工企业和已复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截至目前,蜀山经开区辖区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2020年1~4月份,实现财政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1.96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工业投资0.94亿元,同比增长80.4%,技改投0.66亿元,同比增长155.08%;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增速15%;进出口总额1.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从以上数据来看,蜀山经开区经济社会运行逐步向好,部分经济指标降幅正在逐步收窄,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韩东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骏超/文 王蔚/图
新闻推荐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郭泽刚郭泽刚,特级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34年。国家生物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