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今日安徽 > 正文

父母要有被孩子和世俗误解的勇气

来源:济南日报 2020-06-09 11:22   https://www.yybnet.net/

即使父母的决定是最正确的,孩子被拒绝,也难免有抱怨和失败感。父母此时不能心软,你要想到,挫败感是人逃不了的挑战,人的成长,就是战胜一个接一个的挫败感,父母给的挫败感,是最温和的,相当于疫苗。父母的很多理性决定,孩子要多年以后才能理解。在这期间,承受可能的误解与埋怨,甚至还有一定的舆论压力,这种勇气与隐忍,正体现了父母的担当与责任,比不计成本地撒币难多了,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的成长不遗余力”

“我女儿现在上海一家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读大三。学习也很努力,每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前不久跟我提想到美国读研究生,主要原因是国内的研究生不好考,想到国外的学校读书(当然是通过正规的考试考到正规的学校),将来可以找一份好一些的工作。孩子有梦想,家长当然应该尽可能支持。可是去外国留学让我感觉压力太大。我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坐标安徽一座三线小城。虽然手头有一套房子卖了够她两年的花销,但是除此之外就无多少积蓄了。一旦家中有事急需用钱怎么办?而且就算学成回来是否就一定能如愿找到一份好工作呢?现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美国疫情又如此严峻,去美国读研究生是个好主意吗?”——面对读者的提问,作家连岳做出如下回复:

为了孩子的学业、梦想与前途,家长不遗余力,这可能是中国家长责任感的最好写照。每个家庭汇总起来,这也是中国最核心的力量之源,没有这么多负责任的家长,不可能有一代比一代强的人才。但这个“不遗余力”,不是纯按字面意思来,花光最后一分钱,流尽最后一滴血,而是达到最好效果的意思。强调的是质,而不是量。质要有一定的量作为基础,但并不是量越多越好,过了度,量多了,质反而下降。就像吃个8分饱,是健康的,吃16分,量大大增加,撑得恶心,效果反而非常差,一点质都没了。

教育的投入,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这最容易让家长们形成简单的条件反射,只要孩子要求,我就花钱,孩子一直要求,我就一直花钱,直到把钱花光。像你一样卖房子的,也不在少数。用弹尽粮绝获得心理平衡:孩子,我真的尽力了。

无论孩子前途如何,没人能够责怪这种家长,他们在舆论上处于不败地位。但这却不是最负责任的,甚至可以说为了自己的“好名声”而放弃了家长的部分责任。这让教育的品质下降。

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理性思维,在决策时不能跟着情绪走。一个理性决策的大学生,不可能要求父母卖房子送自己去美国读书,因为这极可能让父母下半辈子走不出财务危机。

孩子读大学时,多数父母的收入已经开始下降,此时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就是房子,若失去房子,可能就无能力再买房子。有人或有两套房子,但这多余的一套,或取得租金收入,以弥补退休后收入下降,或用于不时之需。别说中美关系现在存在这么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正常时期,你孩子的要求都不能答应。

大三的孩子思维不全面,这正常。此时,父母基于理性的决策,就是在帮助孩子成长,学会理性思维,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考研究生,可以,就考国内难的,不怕难是合格大学生该有的素质。为了逃避国内的难,花钱去美国找容易,这种畏难习惯一旦养大,以后就不可能处理好工作与人生。

即使父母的决定是最正确的,孩子被拒绝,她难免有抱怨和失败感,父母此时不能心软,你要想到,挫败感是人逃不了的挑战,人的成长,就是战胜一个接一个的挫败感,父母给她的挫败感,是最温和的,相当于疫苗。

父母的很多理性决定,孩子要多年以后,才能理解其力量。在这期间,承受她可能的误解与埋怨,甚至还有一定的世俗舆论压力,这种勇气与隐忍,正体现了父母的担当与责任,比单纯的撒币难多了,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的成长不遗余力”。

连岳还在其他文章中论及教育要有成本观念。他认为,国人可能是世界最重视教育的,这是优点,也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国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人凭借其对教育的重视,加上工作效率,一定会有更光明的未来。但教育也给中国人带来了最大的焦虑,这狂热后面还存在巨大的误区。在教育上花再多钱,都是应该的,这样的观念是错的!教育要讲究成本、要赢利,这个观念不建立起来,一个家庭就会有被教育搞破产的可能。同等素质的孩子,得到更多教育资源的,肯定机会更多,这点毫无疑问。但素质的差距很大,有些素质不够的孩子,投入再大成本,他最后也考不上好大学。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家长没花钱,只是他的素质就是不适合读书,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平凡的。这本来是常识,但在教育问题上,却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不那么富裕的家庭,可以像有钱家庭一样重视教育,但要控制成本,不能够影响家庭生活。这样,或许可动用的钱很少,孩子不可能进好学校,请不到出色的辅导老师。这孩子以后的机会,比富裕家庭的同龄人可能少一点,不过,这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的父母不是那么出色,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这都是人不可更改的命运,学会接受,直面这个有点残忍的事实,这才是好的起步,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哪些方面的教育资源可以挖掘,买不起绘本,可以从网上打印一些好文章给孩子阅读,报不起高额的外教英语班,也可以陪孩子上免费的英语课,增加和孩子一起学习时间,花费低收效大。

接受自己(或孩子)平庸,这是重要的心理建设。你尽心了,但结局不如意,你也可以接受。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执念,源于不接受自己的平庸,他们要靠孩子逆袭,我的孩子成功了,就证明我不平庸。这等于父母将自身成长的压力全部转嫁给孩子:我为什么放弃我的后半生?还不是因为要照顾你的求学?你学不好对得起我吗?而这种监督与苦情,不算累,监工总是轻松的,但说成是偷懒,应该也不算太过分吧?

想要一个成功的孩子,最好自己先成功,这样孩子才有模板可学。如果自己不成功,那就不要苛求孩子,允许他也不成功。这种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无论贫富,无论成功与否,都做得到。这么想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有了孩子,我也还得有自己的人生,我想从这生活中得到的,应该我自己去拼。孩子并不欠你一个成功,你也不欠孩子的。各自去拼自己的人生吧。

新闻推荐

宿州市司法局统筹法网资源提供便民服务

“12348安徽法网”是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平台载体,是全省公共法律服务跨入“互联网+”的重要里程碑。法网面向群众...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父母要有被孩子和世俗误解的勇气)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